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生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法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72341.html
张生老师介绍
男,1970年生, 河北定县出生,祖籍辽宁兴城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2006年度入选“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教 师 情 况
社会兼职: 中国法律史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秘书长。
研究领域: 法律史,侧重于近代法律史的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 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比较法制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法制史专题研究
外语语种: 英语
出国经历: 2006年7月——8月日本爱知大学(AiChi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7年12月——2008年6月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访问学者。
代表作: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版,被收录于《中国学术年鉴》)
获奖情况: 2002年获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奖助;
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称号 ;
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
2004年获中国政法大学特优教师 ;
2006年入选“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学 术 观 点
1、就中国法律近代化问题,提出了法律近代化是形式目标与实质目标的统一
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形式目标在于实现从“律例法律体系”向“理性法律体系”的转变,其形式成果就是完成以“六法全书”为标志的近代化法律体系。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实质目标在于实现适合中国发展的“法治”,其内容包括: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理念建构法制秩序,在分权制衡的体制中形成独立司法的司法体制,更大限度地实现人权保障,确立普遍的法治观念,养成职业化而又具有社会开放性的法律职业群体。
仅仅编纂完成了“六法全书”,建构完成了理性的法律体系,这仅仅是实现了法制近代化;在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法治”,才达成了法律近代化的目标,建成了法治国。
2、就清末民国民法法典化进程,提出了“政府、法律家、民众”的分析范式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基本上是政府与法律家合作的成果,民法典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政府急迫地需要民法典提供“法治政府合法性”的形式支持,因而急速地推动了民法法典化计划;法律家借助政府的支持,通过移植外国民法,完成了具有学理和规范先进性的民法典;但在民法法典化过程中忽略了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因而民法典中不乏民生的理念与规范设置,却与大多数民众的生活相脱离,并且民法典基本排斥了民事习惯。
3、对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解析
民法典是一个开放性的规范体系,首先,从规范的角度来看,民法典是整个民法体系的核心和框架,却不是全部,民法典需要与其他法源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其次,民法典是法律家合作的规范纽带,民法典的制定者仅仅是法典化的奠基者,以后的解释者(包括立法解释与司法调适、解释)在此基础上还会不断地发展民法典;再次,从一个长时段的历史来看,塑造民法典的是社会的力量,民众生活的需要,政治的进步,法学的发展与法律家的成长,共同促进法典的构造、结构、重整。
科 研 项 目
中国法文化研究:对近代民法典的文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进行中)
民国时期法律家与法律的近代变革 司法部项目(项目进行中)
司法近代化研究 校级项目(已结项)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 霍英东基金项目(已结项)
科 研 成 果
教材与专著类
《中国民法近代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
《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司法制度史》(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外国法制史》(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中国法制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中国民法通史》(参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民国从初期民法的近代化》(独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论文类
《清末民事习惯调查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纂》,《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民国民律草案评析》,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8月(被《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期转载)
《王宠惠的法律生涯》,民国法律与人物(台湾),2005年4月
《论法律的道德化》,法律适用,2004第7期
《中国近代的司法改革:从四级三审到三级三审》,政法论坛,2004第5期
《大清民律草案摭遗》,法学研究,2004第3期(被《法史精萃》和《中国学术年鉴》转载)
《美国高校资助制度及其借鉴》,中国高教研究,2004第3期
《新见史料及其所揭示的大清民律草案编定问题》,法制史研究,2003年12月(被《中国社科文摘》转载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要旨的性质》,人文杂志,2003年10月
《民初大理院审判独立的制度与实践》,政法论坛,2002年8月
《民国初期民事固有法与继受法整合(1912-1927年)》,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
《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中国近代法史时代划分》,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2002年7月
《从沈家本到孙中山——中国法律的现代化》,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2月(被《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3期转载)
《民初大理院:最高司法机关兼行民事审判权》,诉讼法研究第一卷,2002年1月
张生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中国政法大学教学资源
  • 张生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张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