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吴学国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开大学
所在院系:哲学系
所在地区:天津
所在城市:天津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87280.html
吴学国老师介绍
姓名: 吴学国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所在教研室: 中国哲学教研室
研究领域: 佛教哲学、印度哲学和比较宗教哲学研究
学术兼职:
电子邮件: wuxueguonankai@yahoo.com.cn
--------------------------------------------------------------------------------
--------------------------------------------------------------------------------
个人简况: 吴学国,湖北公安人,1967年5月生。1990年本科毕业并参加工作。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于南京东南大学任教。1997年考入复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佛教哲学。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佛教哲学、印度哲学和比较宗教哲学研究。承担的课程有印度哲学史、佛教哲学、比较哲学等。
--------------------------------------------------------------------------------
--------------------------------------------------------------------------------
主讲课程: 佛教哲学、印度哲学
--------------------------------------------------------------------------------
--------------------------------------------------------------------------------
主要著述: 一、出版专著:
1. 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2. 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学与宗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二、学术论文:
1. 唯识学对般若空义的诠释与缘起论的重构 复旦学报1999/2
2. 唯识学:缘起与业力说矛盾的消解 学术月刊 1998/10
3. 论中国佛教诠释学的传统 学术月刊 2001/6
4. 从吠檀多到儒家心学 学术月刊 2007/2
5. 佛教唯识学与儒家心学本体论 北京社会科学 2002/2
6. “理由”的概念与黑格尔的目的性本体论 求是学刊 2000/4
7. 海德格尔晚期思想中的“上帝” 求是学刊 2002/4
8.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与大乘佛学的“二谛论” 河北学刊 2004/1
9. “烦”的释义学与海德格尔早期的实践理论 南京社会科学 1999/8 (人大复印资料 2001/1)
10. 体用与性相 南京社会科学 2004/2
11. “仁”与爱 南京社会科学 2006/4
12. 内外之辨:略论中国哲学的自我概念 哲学研究 2004/9
13. 关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性 哲学研究 2007/1
14. 从天人和一到心境交融 南开学报 2006/1
15. 对中土唯识学历史兴衰的思考 法音 1998/12
16. 海德格尔晚期的艺术与存在之思 东南大学学报 1997/2
17. 论传统佛教的“无我”概念与现时代 经济与文化 1997/7
18. 佛教的诠释学问题 新哲学 2003/11
19. Heidegger’s “Ontological Difference” and Mahayana’s “Twi-satya” Theory The 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2004/5
吴学国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cucdc网友 2009/3/17 7:59:23

上课视野很广,不拘泥课本,而且老师自身的阅历也很的丰富啊!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吴学国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