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许旋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所在地区:广东
所在城市:广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88915.html
许旋老师介绍
姓名 许旋
性别 女
职称 教授
地址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邮编 510631
Tel 020-85216889
Email:xuxuan@scnu.edu.cn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本科毕业
1984年9月---1987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物理有机方向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今:东北师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
2001年11月---现在,被华南师大化学系聘为教授
1996年11月---2001年11月,被华南师大化学系聘为副教授
1991年10月---1996年11月,被华南师大化学系聘为讲师
1987年6月---1991年10月,被华南师大化学系聘为助教
TOP
讲授课程:
本科“结构化学”必修课、函授本专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化学”必修课。研究生的“计算机化学”、“量子化学”、“化学计量学”、“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等课程。
TOP
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
1. 应用量子化学:有机物和配合物的成键特性、稳定性、光学性质等的理论研究和分子设计,药物定量构效关系、作用机理和分子设计,毒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2. 计算机模型参数估值:水质模型、农药降解模型的建立,临界参数的估
TOP
近年研究课题:
1. 主持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东岭头单枞茶加工工艺优化的关键性技术研究”,5万(批号:2003C20405)。2003-2005.
2. 主持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析技术” (批号:2KB01202S)的子课题:“喜树碱的作用机制研究”,2001-2003。合作单位:仲恺农学院
3. 主持“肝细胞受体介导的磁共掁增强实验”子课题:“SPIO粒子理化选择性测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1,已结题。合作单位:第1军医大学
4.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一种新型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的研制” (批号:96-901-05-60A)的子课题“有机磷农药解毒剂的构效关系研究”,2003-2004。合作单位:中科院广州化学所
5. “ⅡB、ⅥA型纳米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半导体光电性能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2。
6. 广东省“151工程”项目:“结构化学网上教学改革实验”,2004-2005。
7.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项目“多媒体计算机在化学实验能力考查中的应用研究”,1998-2001。
8. 横向课题“铝合金型材阳极氧化膜的研究”,2001年-2003年。合作单位:广州南方精细化工厂。
9. 横向课题“有机物临界参数的估算”,2002-2004。合作单位:广东(惠州)石油产品监督检验中心。
10. 华南师大教学研究课题(求实工程)“结构化学优质示范课程建设”,2005
11. 华南师大教学研究华南师大教学研究课题(求实工程)“结构化学网络课程”,2005。
TOP
成果及获奖:
1. “佛山汾江河水环境容量与水质规划研究”之分课题“佛山汾江河BOD-DO模型研究”获1991年省环保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2. “《仪器分析实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获2000年教育部中专计算机应用研究会频发的“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
3. “药物抗癌活性的量子化学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获华南师大1994年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4. 参编《21世纪科技前沿知识100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5361-2626-3,2002)。获“广州市首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5. 申报“岭头单枞茶的加工方法”专利一项。
TOP
代表性论文和论著(按时间倒序):
1 许旋,罗一帆,向云彩,苯醛和含氮芳香化合物毒性与电子结构关系的研究,卫生研究,2004,33(1):105-107。
2 Xian Dong ZENG(研), Xuan XU, Calculation of Hyperpolarizabilities for Para-disubstituted Benzenes with the QSPR,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4,15(6):753-756.
3 王炳锋(研),许旋,16α取代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No.2:105-109.
4 许旋,徐志广(研),赵军(研),四氢甲基咪唑苯二氮草酮类抗HIV药物的量子化学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9):1024-1028。
5 刘海洋,徐志广,许旋,双氮桥联1,10-菲咯啉大环化合物分子构型的从头算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6):1072-1075。
6 杨艳丽(研),陈京才(研),曾和平,许旋,徐志广(研),“双噻吩基四硫富瓦烯富勒烯C60几何构型与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化学物理学报,2003,16(3):185-188
7 Wu JZ,Xu ZG(研),Li Y(研),Zhang WG,Zeng HP,Xu X。“Structure and coordination behavior of 2,3-bis(2-furanyl)quinoxaline”,JOURNAL OF CHEMICAL CRYSTALLOGRAPHY,2002,vol.32,IS 3-4,75-80.
8 许旋,付俊仙,取代芳烃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关系的研究,华南师大学报(自),2003,3:97-101。
9 吕玉平,许旋,彭彬,有机物临界参数的关联式估算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20(5):709-712。
10 赵军(研),许旋,具有抗癌活性的喜树碱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2):83-88
11 许旋,徐志广(研究生),“紫杉醇核磁共振谱及其分子几何构型的从头算研究”,《物理化学学报》,2002,18(5):420。
12 许旋,“TIBO类衍生物抗HIV-1活性与电子结构关系的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4):405。
13 许旋,罗一帆,“添加剂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形成的影响”,《应用化学》,2002,19(4):355。
14 李卫华(研究生),许旋,“HIV蛋白酶抑制剂吡喃酮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19(3):288
15 赖步英(研究生),许旋,“《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19(4):512
16 许旋,罗一帆,“氯苯酚电子结构与其对水生物毒性关系的研究”,《卫生毒理学杂志》,2001,15(3):167
17 许旋,“芳基酰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的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11(1) :17
18 许旋,罗一帆,“靛玉红类衍生物抗癌活性的模式识别研究”,《癌症》,2001,20(12):1383
19 许旋,徐志广(研究生),“抗癌药10-OAC取代紫杉醇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11(6):317
20 罗一帆,许旋,“氯代苯酚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的构效关系”,《卫生研究》,2001,30(2):72
21 李卫华(研究生),许旋,“氯苯胺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毒性的量子化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2 李卫华(研究生),许旋,“卤代苯对酵母菌的毒性的QSAR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2)
23 徐志广(研究生),许旋,“紫杉醇类似物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关系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97-102
24 高伟(研究生),许旋,“4-取代鬼臼脂素衍生物的QSAR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6)
25 许旋,罗一帆,“毒扁豆碱化合物扭转角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关系”,《广东药学》,2000,10(5)
26 罗一帆,许旋,“苯胺衍生物对肝细胞毒性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0,10(3)
27 许旋等,芳基异羟肟酸对核苷酸还原酶抑制机制的量子化学研究,药学学报,1993,28(1):17.
教材和著作
(1) 任《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ISBN 7-5043-3347-6/G.1262)副主编,2000年,
(2) 参编《实用化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7-313-02467-3/O.126),2000年。
(3) 参编《21世纪科技前沿知识100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5361-2626-3,2002年1月)。
(4) 参编《21世纪科海拾贝》,2003。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
(5) 参编《21世纪科普知识100例》,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许旋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许旋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