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张文辉老师介绍
张文辉,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12 ,职称:教授,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学科点:森林培育学、植物学,森林植物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个人简历:
1982-1985: 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森林植物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5.6-1987.6:助教,西北林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系, 森林植物学教研室1987.6-1994.11:讲师, 西北林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系, 森林植物学教研室
1994.11-1998.12:副教授,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森林植物学教研室
1998.12-现在: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01.3-现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0.6-现在: 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1995年: 东北林业大学学习, 植物专业博士
1995-1997年: 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植物系植物专业,一期博士后(巴西)
1997-2000年: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学科, 二期博士后
1997.10-2000.6: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合作导师
2001.3-现在: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3.9-2004.3 瑞典农业大学园林景观规划系高级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承担教授的课程: 树木学,园林植物学,植物种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保护生物学,专业英语等。
培养研究生:在读硕士生12人(2005年);在读博士生5人(2005)。
主编出版教材:
1) 谢国文,亨颜梅,张文辉主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8
2) 李景侠,康永祥,张文辉等,观赏植物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2
3) 张恒庆,张文辉,保护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5.8
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2000年: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
科研工作:
主持课题14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93篇(截至2004)
主编出版著作:
1) 张文辉著, 裂叶沙参种群生态学研究,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 祖元刚,张文辉等著,濒危植物裂叶沙参保护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
获陕西省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优秀论文奖国家级奖1次,省部级2次
主要成果摘要:
1989年:陕西南部栎林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预测,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
1990年:陕西南部栎林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预测,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
1997年:大兴安岭火烧基地不同更新方式比较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1998年:三江平原低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配套技术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1999年:裂叶沙参与泡沙参种群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比较研究,黑龙江省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999 年:论西北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其研究思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等,中国99`青年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0年: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
2003年: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特征,陕西省科科协、人事厅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近3年来代表性论文
1) C. H. B. Prado, W. H. Zhang, M. H. C. Rojas, and G. M. Souza. 2004. The seasonal leaf gas exchange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 in woody cerrado species community. Braz. J. Physiol. 16(1):7-16 (SCI)
2) 张文辉, 祖元刚,刘国彬.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生态学报,2002,22(9):1512-1520
3) 张文辉,卢涛 马克明,周建云,刘世梁 闽江上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生态学报,2004。24(3):552-559
4) 张文辉,王延平,康永祥, 刘祥君.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环境关系,生态学报,2004,24(1):41-46
5) 张文辉,段宝利, 周建云,刘祥君. 不同种源栓皮栎幼苗叶片水分关系和保护酶活性对干旱胁迫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4):4483-490
6) 张文辉,李景侠,李红,刘祥君.独叶草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561-565
7) 张文辉,刘祥君,刘国彬,马克明.川西北泡沙参种群根系生长动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1):39-43
8) 张文辉,卢志军,李景侠,刘国彬.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427-1432
9) 张文辉, 李红 李景侠 卢志军, 刘国彬.秦岭独叶草种群个体和构件生物量动态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3. 14(4):530-534
10) 张文辉,王延平,康永祥.太白红杉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 :207-212
11) 张文辉,许晓波,周建云,孙玉玲,谢宗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2004,12(4)419-426
12) 张文辉,郭连金,许学华,李登武, 刘国彬.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种群恢复及群落土壤水分养分效应.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49-53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1) 瑞典速生能源植物柳树新品种及旱地栽培、多功能技术引进,(国家948项目,2003-4-08), 2003-2006 主持人
2) 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国家林业局科技支撑项目TBKJ 2003-07),课题,黄龙山林区天然林恢复、采育更新及资源动态分析评价技术研究课题,2003-2006,主持人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KZCX1-06-2),专题,纸房沟流域主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2001-2005,主持人.
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环境与生态安全保障、恢复及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与技术开发项目,专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友好安全格局构建,2002-2006,主持人
联系方式:
电话:029-87084496
传真:029-87084496
E-mail:zwhckh@163.com
个人简历:
1982-1985: 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森林植物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5.6-1987.6:助教,西北林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系, 森林植物学教研室1987.6-1994.11:讲师, 西北林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系, 森林植物学教研室
1994.11-1998.12:副教授,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森林植物学教研室
1998.12-现在: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01.3-现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0.6-现在: 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1995年: 东北林业大学学习, 植物专业博士
1995-1997年: 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植物系植物专业,一期博士后(巴西)
1997-2000年: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学科, 二期博士后
1997.10-2000.6: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科客座教授,博士生合作导师
2001.3-现在: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3.9-2004.3 瑞典农业大学园林景观规划系高级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承担教授的课程: 树木学,园林植物学,植物种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保护生物学,专业英语等。
培养研究生:在读硕士生12人(2005年);在读博士生5人(2005)。
主编出版教材:
1) 谢国文,亨颜梅,张文辉主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8
2) 李景侠,康永祥,张文辉等,观赏植物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2
3) 张恒庆,张文辉,保护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5.8
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2000年: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
科研工作:
主持课题14项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93篇(截至2004)
主编出版著作:
1) 张文辉著, 裂叶沙参种群生态学研究,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 祖元刚,张文辉等著,濒危植物裂叶沙参保护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
获陕西省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优秀论文奖国家级奖1次,省部级2次
主要成果摘要:
1989年:陕西南部栎林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预测,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人)
1990年:陕西南部栎林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预测,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
1997年:大兴安岭火烧基地不同更新方式比较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1998年:三江平原低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配套技术的研究,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人)
1999年:裂叶沙参与泡沙参种群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比较研究,黑龙江省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999 年:论西北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其研究思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等,中国99`青年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0年: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
2003年: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特征,陕西省科科协、人事厅优秀论文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近3年来代表性论文
1) C. H. B. Prado, W. H. Zhang, M. H. C. Rojas, and G. M. Souza. 2004. The seasonal leaf gas exchange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 in woody cerrado species community. Braz. J. Physiol. 16(1):7-16 (SCI)
2) 张文辉, 祖元刚,刘国彬.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生态学报,2002,22(9):1512-1520
3) 张文辉,卢涛 马克明,周建云,刘世梁 闽江上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生态学报,2004。24(3):552-559
4) 张文辉,王延平,康永祥, 刘祥君.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环境关系,生态学报,2004,24(1):41-46
5) 张文辉,段宝利, 周建云,刘祥君. 不同种源栓皮栎幼苗叶片水分关系和保护酶活性对干旱胁迫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4):4483-490
6) 张文辉,李景侠,李红,刘祥君.独叶草种群年龄结构及动态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561-565
7) 张文辉,刘祥君,刘国彬,马克明.川西北泡沙参种群根系生长动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应用生态学报 2004,15(1):39-43
8) 张文辉,卢志军,李景侠,刘国彬.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427-1432
9) 张文辉, 李红 李景侠 卢志军, 刘国彬.秦岭独叶草种群个体和构件生物量动态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3. 14(4):530-534
10) 张文辉,王延平,康永祥.太白红杉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 :207-212
11) 张文辉,许晓波,周建云,孙玉玲,谢宗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生物多样性.2004,12(4)419-426
12) 张文辉,郭连金,许学华,李登武, 刘国彬.黄土丘陵区狼牙刺种群恢复及群落土壤水分养分效应.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49-53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1) 瑞典速生能源植物柳树新品种及旱地栽培、多功能技术引进,(国家948项目,2003-4-08), 2003-2006 主持人
2) 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技术研究及试验示范,(国家林业局科技支撑项目TBKJ 2003-07),课题,黄龙山林区天然林恢复、采育更新及资源动态分析评价技术研究课题,2003-2006,主持人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KZCX1-06-2),专题,纸房沟流域主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2001-2005,主持人.
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环境与生态安全保障、恢复及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与技术开发项目,专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友好安全格局构建,2002-2006,主持人
联系方式:
电话:029-87084496
传真:029-87084496
E-mail:zwhckh@163.com
张文辉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资源
- 张文辉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英文版)(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英文版)(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 更多课件(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林生物类)第16章 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化合物结构研究方法)Structure Determination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林生物类)第15章 Lipids(油脂和类脂)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林生物类)第14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Amino Acids, Peptides, and Proteins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林生物类)第09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林生物类)第07章 醇酚醚 Alcohols,phenols and ethers
- 更多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