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罗照华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505911.html
罗照华老师介绍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86-10-82321390
E-mail:luozh@cugb.edu.cn
luozhaohua001@126.com
教育经历:
1978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探专业;
1982年毕业于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言史学专业岩石物理化学研究方向,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区域岩石大地构造研究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2.12~1993.3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
1999.12~2000.5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进修。
研究兴趣与领域:
区域岩石大地构造:主要基于火成岩形成条件的研究,探讨各类火成岩及其组合与区域地质演化的时空联系,将火成岩的各项属性及其变异特征与区域地质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是国内从火成岩研究角度反演造山过程的第一次尝试,对我校宋鸿林教授提出的板内造山作用科学命题进行了论证。
地球动力学:基于地质过程驱动能量的思考,探讨各种地质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综合我校莫宣学教授等提出的事件序列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动力学事件链的构想,在能量驱动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的地质过程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来自火成岩的约束》,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系统划分为碰撞构造体制、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大型走滑断裂构造体制和成矿构造体制等四个地球动力学子系统,较好地解释了与青藏高原形成有关的主要地质现象。
岩浆作用与成矿:基于地球物质聚散规律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岩浆作用过程对成矿作用的物质与能量支撑,得益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张德全研究员的矿床学理论和方法学指导,与张德全等共同完成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报告。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专著:
罗照华、莫宣学、万渝生等,青藏高原最年轻碱性玄武岩SHRIMP年龄的地质意义,岩石学报,2006,22(3):578-584
罗照华、魏阳、辛后天等,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约束,岩石学报,2006,22(6):1672-1684
罗照华、莫宣学、侯增谦等,青藏高原新生代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来自火成岩的约束,地学前缘,2006,13(4):196-211
罗照华、魏阳、辛后田等,太行山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与华北大陆岩石圈厚大减薄,地学前缘,2006,13(6):52-63
罗照华,浅谈壳幔过渡层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教学相长,北京:地质出版社,403-408
吕勇军、罗照华、任忠宝等,西南天山托云盆地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的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6, 36(2): 154-166
覃锋、徐晓霞、罗照华等,北京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的岩浆混合作用证据,岩石学报,2006,22(12):印刷中
Lv YJ, Luo ZH, Ren ZB et al., Megacrysts in the Cenozoic basalt of the Tuoyun Basin, Southwest Tianshan, Science in China(D), 2006 (in press)
柯珊、莫宣学、罗照华等,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岩石学报,2006,22(4):905-915
李大鹏,陈岳龙,罗照华,康定杂岩黑云母、角闪石39Ar-40Ar年龄及其意义,岩石学报,2006, 22(11): 2753-2761
柯珊,罗照华,莫宣学,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杂岩造岩矿物化学成分及成因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25(2):148-156
谌宏伟、罗照华、莫宣学等,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杂岩体的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25(1):25-32
梁涛,罗照华,李文韬等,托云火山群的火山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新疆地质,2005,23(2):105 – 110
Chen YL & Luo ZH, Nd-Pb Isotopes of Basement Rocks, Granitoids and Basalts from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Impl ications for Crustal Evolutio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5, 16(2): 130 – 140
Chen YL, Luo ZH, Zhao JX et al., Petrogenesis and dating of the Kangding complex, Sichuan Province, Science in China (D), 2005, 48(5): 622—634
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等,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岩浆混合成因花岗岩的岩浆底侵作用机制,中国地质,2005,32(3):386-395
谌宏伟,罗照华,莫宣学等,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现代地质,2005,19(2):189-197
郑建平,罗照华,余淳梅等,新疆托云麻粒岩捕虏体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岩石成因及西南天山下地壳性质,科学通报,2005,50(8):793-801
Zheng JP, Luo ZH, Yu CM et al.,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ages of granulite xenolith from Tuoyun basalts, Xinjiang: Implications for the petrogenesis and the lower crustal nature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Tians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50(12): 1242—1251
万渝生,罗照华,李莉,3.8Ma: 青藏高原年轻碱性玄武岩锆石离子探针U-Pb年龄测定,地球化学,2004,33(5):442-446
Liu CD, Mo XX, Luo ZH et al., Mixing events between the crust- and mantle-derived magmas in Eastern Kunlun: Evidence from zircon SHRIMP Ⅱ chronolog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 49(8): 828—834
刘成东,莫宣学,罗照华等,东昆仑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来自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证据,科学通报,2004,49(6):596-602
罗照华、莫宣学、侯增谦等,大陆碰撞过程中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成藏成矿效应,郑度、姚檀栋等著:《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第三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7-163
陈岳龙,罗照华,赵俊香等,从锆石SHRIMP 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四川冕宁康定杂岩的成因,中国科学(D),2004, 34 (8): 687~697
罗照华, 白志达, 赵志丹等,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地学前缘,2003,10(3):179-189
罗照华、莫宣学、柯珊,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新疆地质,2003,21(1): 46-50
赵志丹、莫宣学、罗照华等,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地学前缘,2003,10(3):150-157
罗照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罗照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