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觉嘎老师介绍
觉嘎 男,藏族,西藏当雄县人。作曲博士,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博士后、专职研究人员。1985年毕业于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并留校任教;1991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1993年9月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李忠勇教授。1995年7月毕业,获得文学(音乐)硕士学位,成为西藏第一位获得音乐硕士学位的音乐家。毕业后回到西藏工作并培养了西藏第一批在当地受教育的作曲专业学生,为西藏专业音乐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所培养的六位学生均已顺利毕业,其中四位学生于2003年9月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本科,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建院五十多年来录取的第一批藏族本科生。
在西藏工作期间,还创办了“西藏爱乐室内乐促进会”,组织排练了大量作品并到学校、部队、孤儿院、社区等进行演出讲解,受到好评。先后担任了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副校长,西藏大学艺术系副主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并多次应邀担任自治区级文艺比赛评委。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管乐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理事。
2002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与作曲法法”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贾达群教授。2005年7月以学位作品《阿吉拉姆》(大型民族管弦乐)、《轮回》(室内乐)、《集廓》(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以及学位论文《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的藏族作曲家。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为新加坡华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交流音乐会”等创作委约作品,参加了“2003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研讨会”的交流并应邀到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获得好评。
2005年9月,以全体考核专家一致同意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后进站考核并经“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被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录用,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创作和研究工作。
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包括独唱、独奏、合唱、室内乐、管弦乐、民族管弦乐、舞蹈音乐等。代表作有:钢琴组曲《西藏民歌主题小曲七首》(1990),二胡独奏《思恋》(与人合奏,1990),弦乐四重奏《卓·谐》(1991),混声合唱《希望之歌》(1991),室内乐九重奏《无题》(1994),现代川剧《山杠爷》(配器,1994),单簧管独奏《随想曲》(与人合奏,1995),交响序曲《谛辩》(1995),《第一弦乐四重奏》(1996),《第二弦乐四重奏》(1997),女声独唱《春天又来到了西藏》(1997),民族管弦乐《节日之夜》(1999),男声独唱《布达拉的故事》(1999),舞蹈《踢踏随想》(2000),男声独唱《雪域男孩》(2001),女声独唱《美丽的错高湖》(2002),民族管弦乐《阿吉拉姆》(2003),室内乐《轮回》(2004),《集廓》——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2005),室内乐《迎送鼓乐》(2005)等数十部。多部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作品先后在成都、拉萨、台中、台北、北京、新加坡、上海、东京等地演出并受到好评。部分作品由中央电视台、西藏电视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播发,并被收录到多种音像专辑和歌曲专辑出版发行。
主要论著有:《模糊同构与复合体》,《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声无哀乐、声有哀乐、声非哀乐》,《世界屋脊上的真情,歌舞海洋里的经典》等数篇,近三十万字。
有关经历、活动和艺术成就等先后由《拉萨晚报》、《西藏日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人民音乐》、《新民晚报》、《中国西藏》等报刊和媒体作了报道。
在西藏工作期间,还创办了“西藏爱乐室内乐促进会”,组织排练了大量作品并到学校、部队、孤儿院、社区等进行演出讲解,受到好评。先后担任了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副校长,西藏大学艺术系副主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并多次应邀担任自治区级文艺比赛评委。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管乐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理事。
2002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与作曲法法”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贾达群教授。2005年7月以学位作品《阿吉拉姆》(大型民族管弦乐)、《轮回》(室内乐)、《集廓》(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以及学位论文《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作曲博士学位的藏族作曲家。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为新加坡华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与东京艺术大学交流音乐会”等创作委约作品,参加了“2003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研讨会”的交流并应邀到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获得好评。
2005年9月,以全体考核专家一致同意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后进站考核并经“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批准,被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录用,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创作和研究工作。
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包括独唱、独奏、合唱、室内乐、管弦乐、民族管弦乐、舞蹈音乐等。代表作有:钢琴组曲《西藏民歌主题小曲七首》(1990),二胡独奏《思恋》(与人合奏,1990),弦乐四重奏《卓·谐》(1991),混声合唱《希望之歌》(1991),室内乐九重奏《无题》(1994),现代川剧《山杠爷》(配器,1994),单簧管独奏《随想曲》(与人合奏,1995),交响序曲《谛辩》(1995),《第一弦乐四重奏》(1996),《第二弦乐四重奏》(1997),女声独唱《春天又来到了西藏》(1997),民族管弦乐《节日之夜》(1999),男声独唱《布达拉的故事》(1999),舞蹈《踢踏随想》(2000),男声独唱《雪域男孩》(2001),女声独唱《美丽的错高湖》(2002),民族管弦乐《阿吉拉姆》(2003),室内乐《轮回》(2004),《集廓》——为大型管弦乐队而作(2005),室内乐《迎送鼓乐》(2005)等数十部。多部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作品先后在成都、拉萨、台中、台北、北京、新加坡、上海、东京等地演出并受到好评。部分作品由中央电视台、西藏电视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播发,并被收录到多种音像专辑和歌曲专辑出版发行。
主要论著有:《模糊同构与复合体》,《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声无哀乐、声有哀乐、声非哀乐》,《世界屋脊上的真情,歌舞海洋里的经典》等数篇,近三十万字。
有关经历、活动和艺术成就等先后由《拉萨晚报》、《西藏日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人民音乐》、《新民晚报》、《中国西藏》等报刊和媒体作了报道。
觉嘎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