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英汉
8.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动物科技学院
所在地区:陕西
所在城市:咸阳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90916.html
张英汉老师介绍
张英汉,男,1940年5月生,陕西咸阳人,汉族,民盟盟员,1964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畜牧专业,1982年毕业于该校(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校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动物科学系动物生产教研室及农业部批黄牛研究室任教,主讲课程有本科养牛学,院外畜牧学(经贸学院)、养牛学(成教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专论(博士生)等及本科生毕业论文。
  工作以来,主持与参加部、省、国家863与国际合作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1名(第二完成人,1995)、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第2和第3完成人,1983,1994)、部省二、三等奖3次(均为主要完成人);
  1999年4月获香港"亚农杯"农业技术贡献奖;
  招收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现在读博士生3名,硕士生2名。
  共发表论文70篇(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
二、社会兼职
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从2001年起);
  2、1998~2001年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
  3、国家动物遗传资源-牛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从2001年起);
  4、陕西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从2002年起);
  5、农业部-陕西省农业科技入农户工作专家团成员(从2005年起)。
三、论文(近五年)与著作
1、论中国肉牛育种问题[A]-2001年国际肉牛生产及科研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1~18页。
  2、论牛的肉用、役用经济类型划分的意义和方法(BPI指数)[A]-2001年国际肉牛生产及科研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09~114页。
  3、关于中国畜牧生产结构与肉牛经济的几个问题[J].黄牛杂志,2003年第2期4~8页。
  4、小型专用肉牛新品种的培育经验与启示[J].黄牛杂志,2003年第5期4~7页。
  5、牛的肉用指数及影响因素[A]-2005年中国养牛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10月。
  6、国际肉牛育种的新动向-小型肉牛培育[A]-2005年中国养牛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10月。
  7、秦川牛部分体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A]-2005年中国养牛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年10月。
  8、牛血液蛋白多态性与数量性状的关系[J].黄牛杂志,2004年第4期27~30页。
  9、重振汉唐雄凤 再创秦牛辉煌[A]-增进农业发展能力 再创陕西农业辉煌[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320~328页。
  10、主审:养牛学(高校教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5年12月(已订)第2版.(南京农大王根林主编)
  11、乳牛学(高校教材)[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版,参编.(天津农学院王福兆主编)
四、课题项目
1、陕西省政府专项:秦川牛肉用选育(2001~2004)-技术负责,总40万元。
  2、科技部(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优质鲁西肉牛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总支配20万元(2002AA242011)
五、获奖
1、陕西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省级壹等奖-秸秆养牛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第5完成人),2002年11月。
  2、校2005年教学成果贰等奖-牛生产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为第4完成人,2005年1月。
六、留学经历
1、1988.3~1990.4公派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肉牛育种专业学习两年。
  2、2002.2~2002.9公派赴澳大利亚考察牛育种场。
张英汉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英汉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