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建刚
8.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河海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49130.html
刘建刚老师介绍
刘建刚,1963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省江阴市。教授,博士。1986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分别于1993年12月和2002年12月获河海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和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水文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⑴ 水文地质基础理论与应用:岩溶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流域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
⑵ 堤、坝渗漏示踪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持的部分研究项目:
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上游围堰渗漏示踪探测研究 校内编号:2009808916
纳雍发电总厂杉树脚灰场和安乐灰场二期岩溶水文地质研究 校内编号:2008807216
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基地岩溶水文地质研究 项目负责 校内编号:2006812016
岷江姜射坝水电站首部枢纽左岸防渗墙防渗性能研究 校内编号:2005820816
贵州六枝电厂冒鸡冲灰场岩溶水文地质研究 校内编号:2005816816
天河客运站折返线暗挖隧道冻结区范围内地下水流动特性与客运站端口渗水关系综合示踪研究
校内编号:2005816816
纪村水电站坝基渗流模型研究 校内编号:2004834116
马家沟水库工程渗漏探测 校内编号:80420016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岩溶水文地质专题研究 校内编号:804001
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
⑴ 基于热源法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堤坝集中渗漏探测模型研究,批准号:50809024
⑵ 裂隙岩体中地下水溶质与热量运移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批准号:50179010
⑶ 裂隙岩体渗流能量传递热源法及示踪理论研究 批准号:50179009/E090202
主讲课程: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水文地质学基础、水文地球化学;
研究生:同位素水文地质、现代物探化探技术(化探部分)、现代水文地质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获奖与专利:
⑴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左岸山体渗漏探测同位素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获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3)。
⑵ “广义稀释法及非汛期堤坝渗漏示踪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⑶ 1996年河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
⑷ “坝址环境水作用及其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获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⑸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前2个为独立申请,第3个排名第1)
发表论文:
1994年以来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0多篇。部分第一作者论文如下:
(1)刘建刚,吴继敏,孙少锐,深埋地下结构工程环境水水质异常成因分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第5期
(2)刘建刚,洪光森,混凝土重力坝的渗漏及示踪探测研究,勘察科学技术,2009年第3期
(3)刘建刚,李宗春,檀鲁新,灵东煤矿冻结工程风井冻结壁圈闭性示踪检测分析,建井技术,2008年第2期(第29卷,总第149期),P30~32
(4)刘建刚,杜明亮,咸云尚,水平冻结帷幕冻结效果的同位素示踪测试分析,建井技术,2006年第4期(第27卷),P16~18
(5)Liu Jiangang , Fang fang , Chen Jiansheng,Dam leakage and relevant leakage diagnoses in China.Dams and Reservoirs, Societi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ams in the Socie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Icold-spancold, 18 June 2006, Barcelona, Span. P673-678. Published by: Taylor &Francis/Balkema (ISTP收录)
(6)刘建刚,郑克勋,咸云尚,陈建生,陈亮,纪村水电站防渗墙及铺盖区地下水渗流示踪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第1期(第23卷,总第104期),P61~64
(7)刘建刚,魏兵荣,包明文,郑克勋,马家沟水库大坝渗漏示踪分析,红水河,2005年第2期(第24卷,总第85期),P 70~72
(8)刘建刚,李孙权,陈立强,彭汉兴,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板),2005年增刊(第33卷),P 30~32
(9)刘建刚,陈建生,陈 亮,杨松堂,小浪底缓倾角结构坝基的渗漏及示踪探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8期(第23卷,总第123期),P1339~1343 (EI收录)
(10)刘建刚,吴顺华,郑克勋,基于活度计算的碳酸平衡研究,水科学进展,2004年第5期(第15卷,总第62期),P640~642
(11)刘建刚,郑克勋,傅伟宁,吴顺华,地下水碳酸平衡检查系统,中国工程科学,2003,5(9):61~64
(12)Jiangang Liu, and Jun Wang,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for Large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in Double-layered Aquifer Structural Foundation,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9-10 November 2003, Wuhan, P.R.China,532-535,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ISTP收录)
(13)刘建刚,陈建生,基岩渗漏成因病险堤坝的两个典型实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683~688
(14)刘建刚,陈建生,陈亮,综合示踪方法探测复杂堤基渗流,地质与勘探,2002,38(2):94~96
(15)刘建刚,陈永战,王军,越流条件下基坑降水的有限元计算,勘察科学技术,2002,116(2 ):10~12
(16)刘建刚,陈建生,焦月宏,赵维炳,双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岩土力学,2002,23(6):706~713 (EI收录)
(17)刘建刚,陈建生,赵维炳,典型堤基渗漏的完整井管涌模型及其涌砂影响范围的估算,工程勘察,2002,177(4):26~31
(18)刘建刚,陈建生,平面热源法在北江大堤石角段堤基渗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93(3):63~65
(19)刘建刚,陈建生,赵维炳,堤基渗透变形与计算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18(6):37~39 (EI收录)
(20)刘建刚,陈建生,陈亮,北江大堤石角段基岩渗漏评价及形成机理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28(4):23~25
(21)刘建刚,陈建生,焦月宏,砂砾石堤基渗漏涌砂模型,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25(3):41~ 43
(22)刘建刚,嵌岩桩轴向荷载传递的GOODMAN理论及其分析,地质与勘探,2000,36(5):70~72
(23)刘建刚,张兴明,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曲线比较分析,工程勘察,1997,149(6):21~22
(EI收录)
(24)刘建刚,吕民康,南京下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勘察科学技术,1996,82(6):36~38
(25)刘建刚,混凝土坝坝基析出物的形成作用与实例分析,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5,19(4):13~18
编写教材与规程:
⑴ 参编水利部行业规程:《堤坝隐患探测技术规程》(SL436-2008)
⑵ 2000年5月主编水工、农水《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函授自编讲义
联系电话:025-83786962
电子邮箱:liujg02@163.com Jgliu@hhu.edu.cn
刘建刚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建刚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