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徐向舟老师介绍
姓名:徐向舟
办公室电话:0411-84708946
电子邮箱地址:xzxu@dlut.edu.cn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学习简历:
1987年9月至1991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2001年9月至2006年1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2)工作简历:
1994年7月至1996年10月,大连房地产发展集团设计公司,助理工程
1996年10月至2001年9月,大连房地产发展集团设计公司,工程师
2006年4月至2006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讲师
2006年7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Member of the Translation Club, WASWC (World Associ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no. 108035):“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试验研究”,研究期限:2008.1-2010.12,课题负责人
[2]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 sklhse-2008-B-01):“黄土高原沟坡侵蚀机理与调控效应的模拟研究”,研究期限:2009.1-2010.12,课题负责人
[3]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no. 200900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9.02-2011.01,课题负责人
[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no. 2006BAB14B05):“雨洪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评估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6.10-2009.12,第5专题负责人
[5]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英国赠款项目,no.kt-1):“水土保持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研究期限:2007.10-2008.6,技术负责人
[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 10501-175):“坝系拦沙效应半比尺模型试验的实现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7.1-2008.12,课题负责人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 水土保持与流域治理
2 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
3 土壤侵蚀机理
出版著作和论文:
[1] Xu XZ, Zhang HW, Wang GQ, et al.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verify soil conservation by check dam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CI Source), DOI 10.1007/s10661-008-0630-x, published online: 09 December 2008
[2] Xu XZ, Zhang HW, Wang GQ, Peng Y, Zhang OY. A laboratory study for relative stability of check dam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6, 17: 629-644. (Cited by SCI: IDS Number, 117ZD; Cited by EI: Accession number, 065110324428)
[3] Xu XZ, Zhang HW, Zhang OY. Development of check-dam systems in gullie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04, 7(2): 79-86. (Cited by SCI: IDS Number, 811JG, Time Cited: 6)
[4] Xu XZ, Zhang HW, Wang GQ, Chen SQ. A laboratory study for optimum programming of check dam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 World Assoc. Soil Water Conserv., 2006, J1-6: 46-60
[5] Han Y, Xu SG, Xu XZ. Modeling multisource multiuse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CI source), 2008, 22:911-923
[6] 徐向舟,张红武,许士国. 建坝顺序对坝系拦沙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源刊),2009,31(1): 139-145
[7] 徐向舟,赵广辉,许士国,高吉惠. 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试验研究进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2): 5-9
[8] 王冉冉, 许士国, 徐向舟. 水土保持措施对韭园沟流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 44-46
[9] 徐向舟,许士国,孙万光,英瑜雯,李志军. 低温水中硝基苯沉降分布的试验研究. 水资源保护,2009,25(1): 67-69
[10] 徐向舟,刘大庆,张红武,董占地,朱明东.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28(5): 65-71. EI收录号: Accession number, 064510226187
[11] 徐向舟,张红武,张羽,张德昌. 坡面水土流失比尺模型相似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 25-27
[12] 李志军,王昕,李青山,许士国,徐向舟,白炎. 不同条件下硝基苯在水-冰体系中的分配研究.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38 (7): 1131-1138
[13] 程飞,徐向舟*,高吉惠,薛燕妮. 用于土壤侵蚀试验的降雨模拟器研究进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2): 107-112
[14] 徐向舟,张红武,欧阳晓红.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水利,2008,(6): 45-47
[15] 薛燕妮,徐向舟*,王冉冉,程 飞. 人工模拟降雨的能量相似及其实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6): 102-105
[16] 徐向舟,张红武,张力,李子敏. 水土保持模型试验中产沙量观测方法的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7,(1): 35-37
[17] 徐向舟,张红武,董占地,张欧阳. 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的试验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6,(4): 8-10
[18] 徐向舟,张红武,朱明东. 雨滴粒径的量测方法及其改进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4,(2): 22-24
[19] 徐向舟,张红武,张欧阳. 淤地坝相对稳定的模型试验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3,(12): 21-23
[20] 张红武,徐向舟,张欧阳,吴腾.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人民黄河,2005,27(12): 1-2,17
[21] 张红武,徐向舟,吴腾.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实例与验证. 人民黄河,2006,28(1): 4-5,8
[22] 张红武,蒋昌波,徐向舟. 黄河治理基本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 180-183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3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5-23
办公室电话:0411-84708946
电子邮箱地址:xzxu@dlut.edu.cn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1)学习简历:
1987年9月至1991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2001年9月至2006年1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2)工作简历:
1994年7月至1996年10月,大连房地产发展集团设计公司,助理工程
1996年10月至2001年9月,大连房地产发展集团设计公司,工程师
2006年4月至2006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讲师
2006年7月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Member of the Translation Club, WASWC (World Associ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no. 108035):“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试验研究”,研究期限:2008.1-2010.12,课题负责人
[2]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 sklhse-2008-B-01):“黄土高原沟坡侵蚀机理与调控效应的模拟研究”,研究期限:2009.1-2010.12,课题负责人
[3]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no. 200900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9.02-2011.01,课题负责人
[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no. 2006BAB14B05):“雨洪资源利用的风险与效益评估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6.10-2009.12,第5专题负责人
[5]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英国赠款项目,no.kt-1):“水土保持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研究期限:2007.10-2008.6,技术负责人
[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 10501-175):“坝系拦沙效应半比尺模型试验的实现方法研究”,研究期限:2007.1-2008.12,课题负责人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 水土保持与流域治理
2 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
3 土壤侵蚀机理
出版著作和论文:
[1] Xu XZ, Zhang HW, Wang GQ, et al.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o verify soil conservation by check dam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CI Source), DOI 10.1007/s10661-008-0630-x, published online: 09 December 2008
[2] Xu XZ, Zhang HW, Wang GQ, Peng Y, Zhang OY. A laboratory study for relative stability of check dam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2006, 17: 629-644. (Cited by SCI: IDS Number, 117ZD; Cited by EI: Accession number, 065110324428)
[3] Xu XZ, Zhang HW, Zhang OY. Development of check-dam systems in gullie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2004, 7(2): 79-86. (Cited by SCI: IDS Number, 811JG, Time Cited: 6)
[4] Xu XZ, Zhang HW, Wang GQ, Chen SQ. A laboratory study for optimum programming of check dams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 World Assoc. Soil Water Conserv., 2006, J1-6: 46-60
[5] Han Y, Xu SG, Xu XZ. Modeling multisource multiuse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CI source), 2008, 22:911-923
[6] 徐向舟,张红武,许士国. 建坝顺序对坝系拦沙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EI源刊),2009,31(1): 139-145
[7] 徐向舟,赵广辉,许士国,高吉惠. 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试验研究进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20(2): 5-9
[8] 王冉冉, 许士国, 徐向舟. 水土保持措施对韭园沟流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 44-46
[9] 徐向舟,许士国,孙万光,英瑜雯,李志军. 低温水中硝基苯沉降分布的试验研究. 水资源保护,2009,25(1): 67-69
[10] 徐向舟,刘大庆,张红武,董占地,朱明东.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28(5): 65-71. EI收录号: Accession number, 064510226187
[11] 徐向舟,张红武,张羽,张德昌. 坡面水土流失比尺模型相似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 25-27
[12] 李志军,王昕,李青山,许士国,徐向舟,白炎. 不同条件下硝基苯在水-冰体系中的分配研究.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38 (7): 1131-1138
[13] 程飞,徐向舟*,高吉惠,薛燕妮. 用于土壤侵蚀试验的降雨模拟器研究进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2): 107-112
[14] 徐向舟,张红武,欧阳晓红.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水利,2008,(6): 45-47
[15] 薛燕妮,徐向舟*,王冉冉,程 飞. 人工模拟降雨的能量相似及其实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6): 102-105
[16] 徐向舟,张红武,张力,李子敏. 水土保持模型试验中产沙量观测方法的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7,(1): 35-37
[17] 徐向舟,张红武,董占地,张欧阳. 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的试验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6,(4): 8-10
[18] 徐向舟,张红武,朱明东. 雨滴粒径的量测方法及其改进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4,(2): 22-24
[19] 徐向舟,张红武,张欧阳. 淤地坝相对稳定的模型试验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2003,(12): 21-23
[20] 张红武,徐向舟,张欧阳,吴腾.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人民黄河,2005,27(12): 1-2,17
[21] 张红武,徐向舟,吴腾.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实例与验证. 人民黄河,2006,28(1): 4-5,8
[22] 张红武,蒋昌波,徐向舟. 黄河治理基本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 180-183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3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5-23
徐向舟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资源
- 徐向舟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 大连理工大学:java语言
-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习题
- 大连理工大学:天线基础及应用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推荐下载)
-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于永鲜)(2002年)
- 更多课件(包)>>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讲义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学 Bio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生物医学信号的滤波
-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学 Bio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现代生物医学影像设备
-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传热(4.3)对流传热
- 大连理工大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电子教案(讲稿)第一篇 程序设计基础 第4章 方法
- 更多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