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未
7.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所在院系:高等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40207.html
李未老师介绍
李未 1943年6月8日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李未院士1966年北京大学数学与力学系毕业,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北航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未院士在实用并发语言操作语义和形式理论序列及其极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1998年李未院士在我国首先倡导进行海量信息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现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处理及传输的理论与方法”首席科学家。李未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多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一项。
  李未院士是参与创立、发展和完善结构操作语义方法的主要学者之一,80年代初期,李未院士使用这种方法最先给出了Ada语言有关任务,包括并行、汇聚、通讯、同步及选择等机制的语义,建立了在并行机制下的程序模块以及程序例外处理的语义。他的工作系统地解决了诸如像Ada、Edison等并发式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语义问题,并在语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并发语言的翻译与变换理论。
  从1992年开始,李未院士根据在863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软件开发方法及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等需求,提出了关于形式系统序列、极限及相关的计算模式等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将分析数学中逼近和近似的方法用于软件系统的开发。这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以版本作为基本对象、用版本序列描述开发过程、用版本系列极限刻画最终目标的概念和方法。
  李未院士用模型的概念和方法,给出了知识库维护过程中“增新扩充”和“出错修正”的合理描述,首次建立了一个“规约修正”演算系统,并给出了基于Prolog语言的“规约修正”算法,该演算系统使程序规约的修正有了可操作的数学方法。他首次提出软件开发策略、知识库维护策略的收敛性概念,并用版本序列的收敛速度衡量维护策略的优劣。在他指导下的课题组成员还研究了力迫、猜想与反驳、归纳等多种软件开发策略,并证明了它们的收敛性。李未院士将这一整套概念和方法称之为“开发逻辑”理论,并曾应邀在德、法、英、丹麦、及瑞典等国的大学就“开发逻辑”理论进行讲演和讲学。
  为解决网络环境下拥有海量信息、运行着海量进程的服务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中的重大问题,973“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组从海量信息科学、软件技术与方法以及试验性软件研究三个层次开展了基础研究。两年来,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他的领导下,项目组对此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主持的项目中期评估,获得重点资助。
李未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未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