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赵金良
5.5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所在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上海
所在城市:上海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618722.html
赵金良老师介绍
教授——赵金良
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全椒县人。1987-1991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1991-1994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农学硕士),2003-2006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博士)。2000.8-2001.8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Royal Ontario Museum)、多伦多大学动物系(Dept. Of Zoology, University of Toronto) (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一、 主要科研项目
1 《梅童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2007-2009)
2 《斑鳜种质资源与规模化育苗养殖》(2007-2009)
3 《鲢鳙草鱼团头鲂遗传资源变迁》(2006-2010)
4 《重要水产养殖对象的抗病育种研究》(2006-2008)
二、 已发表的论文
[1] 王伟伟, 赵金良(通讯作者), 李思发, 王传杰. 斑鳜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32(2):159-164.
[2] Zhao J L, Li C H, Zhao L L, Wang W W, Cao Y. Mitochondrial diversity and phylo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perch, Siniperca chuatsi (Perciformes:Sinipercida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8, 49:399-404.
[3] 吴雪峰, 赵金良(通讯作者). 鳜胃蛋白酶原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水产学报, 2008, 32(6):971-976.
[4] 赵丽丽, 赵金良(通讯作者). 中国少鳞鳜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16(5):907-908.
[5] 吴雪峰, 赵金良(通讯作者), 钱叶洲 吴 超. 鳜消化系统器官发生的组织学. 动物学研究, 2007, 28 (5): 511-518
[6] 赵丽丽, 赵金良(通讯作者). 中国少鳞鳜不同群体mtDNA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5): 324-328.
[7] 赵金良, 王伟伟, 李思发, 李学军, 赵丽丽. 我国引进萨罗罗非鱼群体的AFLP遗传指纹.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16(3): 293-296.
[8] 凌去非, 李思发, 赵金良, 张海军. 丁鱼岁不同群体的生化遗传多样性分析. 2007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6(3): 208-211.
[9] 赵丽丽, 赵金良(通讯作者), 曹阳. 闽江和漓江暗鳜mtDNA控制区序列差异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7, 42(1): 54-58.
[10]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等. 长江水系不同水体鳜mtDNA控制区的遗传分析. 湖泊科学, 2007, 19(1): 92-97.
[11] 王伟伟, 赵金良(通讯作者), 李思发. 我国斑鳜6群体mtDNA Cyt b序列的遗传变异. 动物学研究, 动物学研究, 2006,27(6): 589-593.
[12] 王伟伟, 赵金良(通讯作者), 李思发. 我国斑鳜不同群体mtDNA 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变异.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15(4): 398-402.
[13] Zhao Jinliang, Wang Weiwei, Li Sifa et al. Structure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region of the Sinipercine fishes and thei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6, 33(9): 793-799.
[14]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等.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东亚鳜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动物学报, 2006, 52(4): 676-680.
[15] 赵金良, 李思发. 尼罗罗非鱼选育研究进展. 水产科学, 2005, 24(12): 34-36.
[16]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 王伟伟. 由16S rDNA序列初步推断鳜类与低等鲈形目鱼类的系统关系.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14(4): 364-369.
[17] Zou Shuming, Li Sifa, Cai Wanqi, Zhao Jinliang et al. Establishment of fertile tetraploid population of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Aquaculture, 2004, 238: 155-164.
[18] 王成辉, 李思发, 赵金良. 我国4种红鲤群体的生化遗传差异.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 13(1): 1-4.
[19] Zhao Jinliang. Review on advance of phylogenetic systematics. Journal of 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 2003, 12(Suppl): 104-109.
[20] 赵金良, 李思发. 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研究概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8(4): 311-316.
[21]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 何学军等.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F6评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2(3): 201-204.
[22] 邹曙明, 李思发, 赵金良, 蔡完其等. 福建官井洋海区大黄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12(2): 179-181.
[23] Zhao Jinliang, Robert W. Murphy and Li Sifa. Relationships of the mitten crabs (Eriocheir) from inland rivers of China inferred by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sequences.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2, 30(10): 931-941.
[24] 李思发, 朱泽闻, 邹曙明, 赵金良, 蔡完其.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和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和种内遗传差异研究. 动物学报, 2002, 48(3): 339-348.
[25] Li Sifa, Zhao Jiliang, Dey M, Dunham R. Isozyme variation of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China. Asian Fisheries Science, 2001,14:411-416.
[26] 邹曙明, 李思发, 蔡完其, 赵金良. 团头鲂良种雌核发育群体的建立及其遗传变异. 水产学报, 2001, 25(4): 311-316.
[27] 李 勇, 李思发, 王成辉, 李晨虹, 赵金良. 三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形态判别程序的建立和使用. 水产学报, 2001, 25(2): 120-126.
[28] 王成辉, 李思发, 李晨虹, 赵金良. 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性早熟出现差异的观察与分析. 湖泊科学, 2001, 13(1):57-62.
[29] 赵金良. 我国海水鱼类和咸淡水鱼类染色体组型研究概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9(4): 344-347.
[30] 李思发, 蔡完其, 邹曙明, 李晨虹, 赵金良, 王成辉, 陈桂娟.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品质分析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0,7(3): 71-74.
[31]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 邹曙明. 团头鲂雌核发育生化遗传标记的初步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9(2): 166-168.
[32] 王成辉, 李思发, 李晨虹, 赵金良. 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一龄阶段的成活率与生长性能比较.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9(2): 111-115.
[33] 赵金良, 李思发. 中国大陆沿海六水系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群体亲缘关系: II. 生化遗传差异分析. 水产学报, 1999, 23(4): 331-336.
[34] 赵金良, 李思发, 蔡完其. 中华鳖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8, 7(4):311-316.
[35] 蔡完其, 李思发, 赵金良, 宫兴闻. 中华鳖大陆群体与台湾群体的生长性能比较. 水产科技情报, 1998, 25(6): 50-53.
[36] 赵金良,李思发. 加工鱼产品种类的电泳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1998, 25(5): 201-203,229.
[37] 蔡完其, 赵金良. 中华鳖穿孔病病理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5(4):17-22.
[38] 赵金良, 李思发, 李晨虹, 李家乐. 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生化遗传标志的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7, 6(3): 166-171.
[39] 李思发, 周碧云, 吕国庆, 赵金良, 姚德新, 沈文奎. 长江鲢、鳙、草鱼和青鱼原种亲鱼标准与检测的研究. 水产学报, 1997, 21(2): 143-151.
[40] 赵金良, 李思发.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分析. 水产学报, 1996, 20(2): 104-110.
三、参编国家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年龄与生长的测定》(GB/T 18654.4-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食性分析》(GB/T 18654.5-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繁殖性能的测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生态特性分析》(GB/T 18654.7-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测定》(GB/T 18654.11-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同工酶电泳分析》(GB/T 18654.13-200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DNA含量的测定》(GB/T 18654.14-20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RAPD分析》(GB/T 18654.15-200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绒螯蟹》(GB 19783-200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草鱼》(GB 17715-199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青鱼》(GB 17716-199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鲢》(GB 17717-1999)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鳙》(GB 17718-1999)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尼罗罗非鱼》(SC 1027-1998)
四、主要获奖情况
1 “新吉富罗非鱼选育与推广应用”(第8完成人)
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团头鲂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浦江1号”(第5完成人)
2002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中华绒螯蟹种质研究和鉴定技术”(第3完成人)
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草鱼GB 17715-1999、青鱼GB 17716-1999、鲢GB 17717-1999、
鳙GB 17718-1999” (第3完成人)
2001年,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标准计量成果二等奖。
5.“淡水鱼类种质标准参数及其应用”(第8完成人)
199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6.“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引进及其同现有品系的养殖性能评估”(第12完成人)
1997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天鹅洲故道'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研究”(第11完成人)
1996年,获得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联系方式(地址、电话、邮编、E-mail)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邮政编码:201306
电话:(021)61900435
E-mail: jlzhao@shou.edu.cn
.
赵金良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赵金良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