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朱端卫
4.9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670170.html
朱端卫老师介绍
朱端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 话:  027-87287184,65008241
E-mail:  zhudw@mail.hzau.edu.cn
通信地址: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430070)
(一)学习与工作简历:
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华中农业大学工作。1988年获华中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该专业博士学位。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土壤营养化学,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工作。2000年~2007年,任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现为中国土壤学会会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会员,武汉市环境科学学会会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学位通讯评议专家。已培养博士6人,硕士15人,现指导博士生4人和硕士生多人。先后在《土壤学报》、《Pedosphere》、《Hydrobiologia》、《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
(二)主要教学活动:
先后主讲过本科课程:分析化学、普通化学、食品分析、化工原理、化肥加工工艺、化学分离原理,污染控制化学。
先后主讲过研究生课程:植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污染水体的物理化学处理工程、环境化学原理。
主持湖北省教改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三)主要科研活动:
1985-1988年间,研究了蔬菜地土壤的供钼状况和多种蔬菜作物的钼营养与土壤供钼状况的关系。1989-1991年间,研究了碳酸盐沉积型低品位磷矿粉对鄂湘两省的中、酸性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992年以来,本人集中研究了硼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硼化学库特性及其植物有效性,土壤硼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作物吸硼量的关系,硼在土壤条件下的电性特征和铁铝锰的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硼的吸附热。集中研究了硼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主要包括土壤硼化学库特性及其植物有效性,土壤硼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作物吸硼量的关系,硼在土壤条件下的电性特征。通过研究证明硼扩散作用是硼由溶液进入固相表面的移动机制,硼解吸与硼在固相表面的覆盖度有关;硼在矿物上解吸具滞后性,硼在矿物表面自身聚合使解吸滞后性加强;在无淋洗条件下,外源硼绝大部分进入土壤硼库;在低硼浓度时,硼主要吸附在土壤专性点位上;高硼时主要吸附在非专性点位上等结论;并把土壤硼化学特性与作物硼营养相结合,用来解释土壤硼的植物有效性。这些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因土施硼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04-2005年在新西兰访问期间,和Daivid Hamilton教授一道,对Rotorua群湖的营养抑藻进行了原位培养试验,重点对贫营养化的Rotoma湖,中营养化的Okareka湖和富营养化的Rotoehu湖进行了微量营养元素与蓝绿藻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随后,在国内对菹草与沉积物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富营养化水体沉积物是沉水植物良好的生长介质。通过沉积物中营养全量与菹草体内营养含量建立相关关系发现:菹草体内的锰含量与沉积物中的锰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随着沉积物中的锰含量的增加菹草体内的锰含量也是随之增加的,锰是否是这一水域影响水生植物高效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目前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在开展土壤及植物营养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一些应用型研究。从1993年起,对用硫酸铵和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已于1996年和1997年分别进行了小试和中试,获得成功。在2002~2004年间,研究了福白菊的规范化种植,参与编写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研究成果“福白菊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获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已完成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硼不同化学库动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39370415, 1994~1996,第二完成人)、“土壤硼滞后解吸机理和外源硼土壤活性跟踪研究”(项目批准号:39760425, 1997~1999,主持人)、“负载硼的氧化物与致酸离子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反应研究”(项目批准号:40371064,2004~2006,主持人)和“菹草与沉积物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磷及其它营养元素迁移影响研究”(项目批号:20577013,2006~2008,主持人)。
近年来,先后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生活排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子课题“饮用水源污染防控技术”(2006BAD01B08-01)和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面源污染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2006AA201B15)的部分研究工作,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十堰市实施了自行设计的农村小型养殖场排放废水的处理技术、坡耕地地表径流污染的拦截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中地下水硝酸盐去除技术(脱氮沟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四)科学著作和教材:
1、《分析化学》,华中农业大学规划教材,1994,编者
2、《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六届全国青年土壤暨首届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第一副主编
3、《棉作学》(孙济中主编)第七章 施肥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编者
4、《化学分离原理》,华中农业大学校内教材,2003,主编
5、《环境化学》(夏立江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副主编
6、《环境化学》(魏世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副主编
7、《农村安全供水技术手册》,化学出版社-环境?能源出版中心,2005年9月,第四编译者
8、《污染物的分离控制化学》,华中农业大学规划教材,2007,主编
(五)获奖情况:
1、磷矿粉直接施用的增产效果及改土作用。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
2、湖北省地方标准《福白菊》,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陈科力、朱端卫、罗光军、刘大会、童本池、邱建平、熊劲红、朱乃俊、郑永生、刘德才、叶丛进、杨永松(2006,8)
3、福白菊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科学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陈科力、朱端卫、叶丛进、刘大会、罗光军、刘锋、丁杰(2006,7)
4、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湖北中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中药研究所。主要完成人:詹亚华、王有为、吴继洲、王克勤、王沫、刘合刚、王平、王跃进、陈家春、王兰英、廖朝林、张丽萍、朱端卫、邹宗成、王庆(2007,9)
5、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六)已发表的论文
1. Liangfeng Tan, Duanwei Zhu, Wenbing Zhou, Weijie Mi, Lixiao Ma, Wenting He. Preferring cellulose of Eichhornia crassipes to prepare xanthogenate to other plant materials and it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n copp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0): 4460-4466(SCI收录,通讯作者)
2. Mi, W.J., Zhu, D.W., Zhou, Y.Y., Zhou, H.D., Yang, T.W. & Hamilton, D. P. Influence of Potamogeton crispus growth on nutrients in the sediment and water of Lake Tangxunhu. Hydrobiologia, 2008, 603: 139-146(SCI收录,通讯作者)
3. 朱端卫, 杨旺赣, 米玮洁, 徐会玲, 周文兵, 耿明建, 杨特武.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两种营养水平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第12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高雄: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2008)
4. 米玮洁, 周易勇, 朱端卫, 杨旺赣. 养殖污染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化学行为. 湖泊科学, 2008, 20(3): 271-276
5. 孔繁鑫, 朱端卫, 范修远, 陈洪斌. 脱氮沟对农业面源污染中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7(4): 1519~1524(通讯作者)
6. 刘鑫, 雷宏军, 朱端卫. 变动氧化还原状况下酸性土壤中活性锰的变化. 土壤学报,2008, 45(4): 734-739(通讯作者)
7. 袁巧霞, 武雅娟, 朱端卫. 温室表层土硝态氮运移的水、热耦合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4): 111-115(通讯作者)
8. 袁巧霞, 朱端卫, 张观长. 大棚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盐分关系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4(2): 239~2429(通讯作者)
9. 刘鑫, 雷宏军, 朱端卫. 柠檬酸和葡萄糖存在下土壤锰溶解动力学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 (5): 19-22
10. 雷宏军, 刘鑫, 朱端卫. 石灰改良对土壤磷解吸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47(2): 165-168(通讯作者)
11. 闫仁凯,戢正华,李 涛,贺茂银,潘明艳,杨特武,朱端卫,张正伟,王 清,李 敏,张晓宇.丹江口水库十堰水源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现代农业科学,2008, (5): 81-83
12. 朱端卫, 赵竹青, 汪明霞, 周文兵, 王砚, 赵敏. 交叉融合,应用学科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所用. 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485-488.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3. 周文兵, 朱端卫, 汪明霞, 王砚, 蔡建波.“环境工程原理”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 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182-185.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4. Zhou W., Zhu D., Tan L., Liao S., Hu Z. & Hamilton D. Extraction and retrieval of potassium from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7, 98: 226~231(SCI收录,通讯作者)
15. Hu C., Zhang L., Hamilton D., Zhou W., Yang T., Zhu D. Physiological responeses induced by copper bioaccumulatioan in 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Hydrobiologia 2007, 579: 211-218(SCI收录,通讯作者)
16. Liao S, Wang J, Zhu D, Ren L, Lu J, Geng M, Langdon A. Structure and Mn2+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boron-doped goethite. Applied Clay Science, 2007, 38: 43-50(SCI收录,通讯作者)
17. Zhu D, Hamilton D. Effects of micronutrients on algae blooms with in-situ incubation in New Zealand Lakes. Scientific Research Monthly, 2007, 3: 85-87
18. Zhu D., Wang J., Liao, S. & Liu W.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availability of Boron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oron in soils. Advances in Plant and Animal boron Nutrition (ed. Fangsen Xu): 345-354. Published by Springer, P. O. Box 17, 3300AA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2007 (ISTP收录)
19. Lili Guo, Mingjian Geng, Lei Shi, Zhuqing Zhao, Duanwei Zhu. Boron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two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boron efficiency and their plants grafted each other. In FU Tingdong, GUAN Chunyun e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ruciferous Oilseed Crops Prod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Rapeseed Congress, Volume Ⅲ of Ⅴ, Agronomy.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USA Inc. 2031 US Hwy 130, Suite F Monmuth Junction, NJ 08852 USA. 2007, pp223-225
20. 杨旭光, 李文奇, 周怀东, 朱端卫. 河北YH水库不同季节中微囊藻毒素-LR与N、P之间的关系. 湖泊科学, 2007, 19(2): 131-138 (ISTP收录,通讯作者)
21. 童宝锋, 刘玲花, 刘晓茹, 高继军, 陆谨, 周怀东, 朱端卫. 北京玉渊潭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中国环境科学,2007, 27(4): 450-455
22. 雷宏军, 刘鑫, 朱端卫. 酸性土壤磷分级新方法建立与生物学评价. 土壤学报, 2007, 44(5): 860-866(通讯作者)
23. 袁巧霞, 武雅娟, 艾平, 甄玉存, 朱端卫. 温室土壤硝态氮的温度、水分、施氮量耦合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10): 192-198(EI收录,通讯作者)
24. 刘大会, 杨特武, 朱端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伟. 不同钾肥用量对福田河白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中草药, 2007, 38(1): 120-124(通讯作者)
25. 刘大会,刘伟,朱端卫,袁巧霞,耿明建,米玮洁. 钾肥品种对菊花产量、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草药, 2007, 38(增刊): 218-222(通讯作者)
26. 刘伟,朱端卫,刘大会,耿明建,周文兵,米玮洁. 施氮对福田河白菊叶片氮代谢及其类黄酮量的影响. 中草药, 2007, 38(增刊): 229-233(通讯作者)
27. 刘乡,刘大会,杨特武,袁慧红,刘伟,朱端卫. 氮、钾营养对盆栽药菊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药材,2007,30(11): 1352-1355
28. 阎华, 朱端卫. 硼酸共沉淀法合成含硼氧化铁的结构状况解析. 土壤通报,2007, 38(1): 200-202
29. 郭丽丽,耿明建,石磊,赵竹青,朱端卫. 采用嫁接试验探讨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硼效率差异机理初报. 土壤,2007,39(6): 996-999
30. 赵敏, 段文松, 张殿高, 孙宇, 朱端卫, 邬德琼, 刘玉安. 自制多管微波炭化炉用于再生活性炭的研究. 大众科学, 2007, (5): 44, 43
31. 杨旺赣, 米玮洁, 朱端卫, 周文兵, 杨特武, 耿明建, 胡伟利. 菹草生长对不同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环境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99-101
32. 米玮洁, 周易勇, 朱端卫, 杨旺赣. 养殖污染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化学行为研究.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环境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102-103
33. 廖水姣,王娟,朱端卫,任丽英,周文兵,丁家旺. 负载硼的针铁矿结构表征研究. 土壤学报,2006,43(5): 742~748(通讯作者)
34. 王娟,廖水姣,朱端卫,任丽英,周文兵,丁家旺. 不同氧化物硼负载体吸附锰离子的特性研究. 土壤学报,2006,43(5): 749~755(通讯作者)
35. 胡朝华,张蕾,朱端卫. 植物螯合肽的生物合成与解毒机制及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5): 575~580(通讯作者)
36. 朱端卫, 周文兵. 新西兰罗托鲁阿群湖环境研究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6): 687-692
37. 童宝锋, 刘玲花, 刘晓茹, 高继军, 周怀东, 朱端卫.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测定北京市玉渊潭沉积物中酞酸酯. 环境化学 , 2006, 25(6): 800-801
38. 刘大会,朱端卫,周文兵,刘伟,陈科力. 氮、磷、钾配合施用对福田白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草药,2006,37(1):125-129(通讯作者)
39. 吕潇,李慧冬,杜红霞,王文博,黎秀卿,李杰,朱端卫. 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1):94~100(通讯作者)
40. 童宝锋,刘玲花,刘晓茹,高继军,周怀东,朱端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源水中酞酸酯和己二酸酯.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 25~28
41. 吕潇, 聂燕, 陈子类, 黎秀卿, 李慧冬, 李瑞菊, 张红, 万春艳, 朱端卫, Lee Nanju A, Shields Ross, Kennedy Ivan R. ELISA快速测定小麦中硫丹及硫丹硫酸酯. 中国粮食学报,2006, 21(5): 41-45
42. 吕潇, 任凤山, 王文博, 杜红霞, 李慧冬, 丁蕊艳, 朱端卫, Lee Nanju A, Shields Ross、Kennedy Ivan R. 茶叶中硫丹及硫丹硫酸酯的ELISA快速测定. 茶叶科学, 2006, 26(2): 141-146
43. 周文兵,朱端卫,胡朝华,王娟,谭良峰. 磷缓释复混肥的制备及其氮、磷缓释特性评价. 磷肥与复肥,2006,21(2):22~25(通讯作者)
44. 戢正华,闫仁凯,李涛,贺茂银,杨特武,朱端卫. 南水北调中线十堰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与防治对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增刊:109~112
45. 闫仁凯,戢正华,李涛,贺茂银,朱端卫. 十堰地区石灰(岩)土壤的改良与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增刊:117~119
46. 周文兵、朱端卫,刘大会,胡朝华,王娟. 用缓释指数法评价化学缓释肥的缓释特性及其生物效应. 土壤通报,2006,37(3):513~518(通讯作者)
47. 袁巧霞,朱端卫,艾平,刘大会. 设施栽培中渗灌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199~203(通讯作者)
48. 阎华, 朱端卫. 铜、锌、铁在皮蛋加工中作用差异研究. 食品科学, 2006, 27(12): 164-167
49. 周文兵, 朱端卫, 刘大会, 米玮洁, 王娟. 沸石复混肥对油菜苗期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27(3):45~48(通讯作者)
50. 朱端卫,周怀东、刘玲花、李文奇,向琳. 不同滤料在微污染水生物慢滤中的去污效果比较.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51. 周文兵, 刘大会, 朱端卫, 赵敏, 耿明建,谭良峰. 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堆肥腐殖化特性及元素形态变化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4(6):599~603(通讯作者)
52. 周文兵,朱端卫,刘大会, 雷宏军, 刘鑫. 一种氮缓释复混肥料的制备及其氮素缓释性评价. 磷肥与复肥, 2005, 20(5): 51-53(通讯作者)
53. 肖兴富,李文奇,孙宇,朱端卫.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5(3):62-65
54. 李文奇,孙宇,肖兴富,朱端卫,周怀东. 水生植物复合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初步研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4):47-49,55
55. 周文兵, 朱端卫. Extraction of potassium from water hyacinth (Eichornia crassipes). 第1届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 2005, 10
56. 刘大会, 周文兵, 朱端卫, 刘伟. 植物中硒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 24(3): 253-259
57. 周文兵, 谭良峰, 刘大会,阎华,赵敏,朱端卫. 凤眼莲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4(4): 423-428(通讯作者)
58. 雷宏军, 刘永红, 朱端卫, 尹业平, 后德家. 双温度计法测定集中矿物与硼反应的热效应. 土壤学报,2004,41(2): 305-309(通讯作者)
59.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洪丽芳. 酸性土壤在改良条件下磷的吸附-解吸特性. 土壤学报,2004,41(4): 636-640(通讯作者)
60. 周文兵, 刘大会, 朱端卫. 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堆肥过程及其养分状况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 23(4):421-425(通讯作者)
61. 周文兵, 朱端卫, 刘大会, 雷宏军,刘鑫. 沸石复混肥氮素缓释效应的评价. 磷肥与复肥,2004, (5): 52~54(通讯作者)
62. 曾琦,耿明建,张志江,周文兵,朱端卫. 锰毒害对油菜Mn、Ca、Fe含量及POD、CAT活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3):300-303
63. 米玮洁, 胡朝华, 朱端卫, 李庆, 周怀东, 李文奇. 植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生态科学进展, 2004, 1: 371-401
64. 周文兵, 朱端卫, 刘大会, 米玮洁, 汪明霞. 环境害草凤眼莲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全国第四届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77-480,原子能出版社,2004
65. 阎华, 朱端卫, 周文兵, 文友先. 铜、锌、铁清料法加工溏心皮蛋的比较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6): 64-66(通讯作者)
66. 周文兵, 朱端卫, 刘大会. 缓释指数法在复混肥养分缓释评价上的初步应用. 第九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四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南农业学报,2004,17,增刊:294-297
67. 刘鑫, 朱端卫, 雷宏军, 周文兵, 耿明建. 酸性土壤活性锰与pH、Eh关系及其生物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3): 317-323(通讯作者)
68. 王凯荣, H. M Selim, 朱端卫. 钒和磷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与迁移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5): 536-540。
69. 洪丽芳,付利波,苏帆,王毅,瞿兴,田育天,朱端卫.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作物学报,2003,29(3): 457-461
70.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武定, 洪丽芳. 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上蚕豆生长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1): 35~39(通讯作者)
71. 周文兵, 朱端卫, 耿明建, 雷宏军, 刘鑫. 沸石载体复混肥对作物的增产效应及机制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2): 142~146(通讯作者)
72. 周文兵, 朱端卫, 宋能文, 刘大会. 养殖型湖泊的生态修复,武汉市改善水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1: 245-251
73. 陈秀红, 朱端卫, 程东生, 刘武定. 硼的吸附―解吸对土壤表面性质的影响. 土壤学报,2002,39(2):145~151(通讯作者)
74. 程东升, 朱端卫, 刘武定. 温度对硼在三种矿物上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土壤学报,2002,39(6): 822-829(通讯作者)
75. 程东升, 朱端卫, 刘武定. 几种常见矿物与硼作用的红外光谱特性研究. 土壤学报,2002,39(5): 671~678(通讯作者)
76. 雷红军, 刘永红, 朱端卫, 尹业平, 刘武定. The Adsorption Heat Effect of Several Synthetic and Clay Minerals to Boron. 第17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墙报,2002,泰国曼谷
77. 朱端卫, 董恩氚, 李军, 周文兵, 蔡建波. 两类混凝剂处理公厕水冲物的初步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4): 14~17
78. 刘义新, 韩移旺, 王彦亭, 江玉平, 于黎莎, 朱端卫, 刘武定. 结晶有机肥与复合肥、尿素在土壤养分淋失的比较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3): 238~241
79. 朱端卫, 万小琼, 耿明建, 成瑞喜. 酸化及施碳酸钙对土壤各形态锰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 325~330
80. 朱端卫, 董恩氚, 李军. 公厕水冲物的固液分离技术研究. 中国环保产业, 2001, 7 (增刊): 32-33
81. Zhu D., Chen X., Cheng D., Geng M., Liu W.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sorption kinetics of soil boron. Pedosphere, 2000, 10(1): 61~68
82. 朱端卫,石磊,陈秀红,刘武定. 土壤硼吸附热及温度对硼滞后解吸特性影响的研究. 土壤学报,2000,37(2): 250-256
83. 朱端卫, 刘义新, 程东升. 8-羟基喹啉螯合树脂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1): 15-17
84. 刘义新, 刘武定, 朱端卫, 程东升. 结晶有机肥对土壤磷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1): 22~24
85. Zhu D., Shi L., Chen X., Liu W. Temperature effects on boron adsorption-desorption kinetic properties in soil. Pedosphere 1999, 9(3): 243-250
86. 朱端卫, 程东升, 成瑞喜, 耿明建, 刘武定. 碳酸钙和硼对棕红壤油菜锰毒缓解作用. 土壤与环境,1999,8(1): 36-39
87. 耿明建, 曹享云, 朱端卫, 刘武定, 皮美美. 硼对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5(1): 81-84
88. 朱端卫,刘永红,尹业平, 刘武定. 一种测定水合氧化物吸附硼热效应的新方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 143-146
89. 胡时友,朱端卫. 新型有机复混肥对辣椒、番茄产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 139-142
90. 朱端卫,皮美美,刘武定,陈秀红,程东升. 土壤硼不同化学库特性研究—土壤硼有效性概念的深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增刊28期: 159-166
91. 耿明建,朱端卫,胡时友,成瑞喜,刘武定. 土壤锰毒及其缓解对油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增刊28期: 220-224
92. 朱端卫, 王治荣, 周文兵, 李铁军, 张衍林. 禽畜粪便发酵液的分离及肥料再生利用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999, 1(4): 66-68
93. 朱端卫, 成瑞喜. 化学方法在研究土壤有效钼硼上的应用. 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128-131,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
94. 耿明建,曹享云,朱端卫,刘武定,皮美美. 硼对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的影响。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545-549,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
95. 成瑞喜, 刘景福, 朱端卫. 碳酸钙对酸性土壤有效铁锰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170-174,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
96. 朱端卫,陈秀红,刘武定. 土壤硼在油菜生长季节的动态研究. 土壤学报,1998,35(4): 510-516
97. 朱端卫,皮美美,刘武定. 硼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其对植物吸收硼的影响. 土壤学报,1998,35(1): 70-75
98. 朱端卫,程东升,耿明建,刘武定. 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结构状态的解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1): 40-44
99. 朱端卫. 蔬菜地土壤供钼临界值研究. 土壤肥料,1998, (3): 29-32
100. 朱端卫, 成瑞喜, 刘景福, 刘武定. 土壤酸化与油菜锰毒关系研究.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8,7(4): 280-283
101. 朱端卫. 蔬菜作物钼效应及其临界值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5): 459-463
102. 朱端卫, 向永生. 氯化钾和硫酸铵转化法制备硫酸钾一次性的研究. 全国第三届农化服务暨新型肥料开发应用交流会论文集,257-261,《化肥工业》编辑部,1998
103. 耿明建,曹享云,朱端卫,刘武定,皮美美. 硼对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1): 70-73
104. Zhu D., Pi M., Liu W.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boron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rape plant response. Pedosphere 1997, 7(3): 269-274
105. 朱端卫. 土壤氮磷钾硫营养元素研究方法进展. 第六届全国青年土壤暨首届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50-454,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6. 朱端卫,管清武,皮美美,刘武定. 无机肥料对土壤硼化学库强度的影响. 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湖北卫星会议论文集:54-55,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
107. 朱端卫. 土壤和植物中硼测定方法概述. 土壤通报,1995,26(3): 142~143
108.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硼化学库强度及表观特性研究. 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业科学分册): 322-325, 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5
109. 朱端卫,孙涛,刘武定. 甲亚胺-H衍生物制备和测定硼条件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增刊21: 118-123
110. 刘华中,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施硼效应及其植物有效性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增刊21: 31-36
111.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硼不同化学库特性的研究Ⅰ. 热水溶性硼的植物有效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3(3): 262-267
112. 朱端卫, 皮美美, 刘武定. 土壤硼不同化学库特性的研究Ⅱ.钙在土壤硼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 13(5): 473-480
113. 朱端卫. 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与土壤施磷量关系的研究. 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湖北卫星会议论文,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114. 朱端卫. 土壤硼的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土壤学进展,1994,22(1): 11-17
115. 朱端卫,刘雄德. 柠檬酸提取法测定土壤有效钼的估价. 土壤,1993,25(4): 222-224
116. 朱端卫,刘雄德. 柠檬酸提取土壤有效钼新方法的研究. 土壤学报,1991, 28(3): 339-343
117. 朱端卫, 董元彦, 李学垣. 低品位磷矿粉对酸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1991, 22(6): 257-259
118. 朱端卫. 土壤和植物中钼分析方法进展. 土壤学进展. 1988, 16(2)
朱端卫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朱端卫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