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徐长生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所在院系:MBA教育中心
所在地区:内蒙古
所在城市:呼和浩特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025851.html
徐长生老师介绍
姓名:徐长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工作单位、职务及职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学位:1984年7月,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7年7月起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任教,1988年任助教,1991年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任副院长,2000年至今任院长。1997年4-7月曾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大学任客座教授,2003年1-4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去日本、韩国、泰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湖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黄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电话及 E-mail:027-87543151,87556494;chshxu@hotmail.com chshxu@mail.hust.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主讲课程:高级宏观经济学(硕士生、本科生),高级宏观经济学专题(博士生)
主要著作:
(1) 《中国农村经济学概论》,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 《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3) 《论改革与发展》,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 《社会主义与改革的理论探索》,武汉出版社,1993年。
(5) 《中国改革与农业国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6) 《绿色革命之路-大国的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 《改革:通向发展之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 《发展经济学新探》,主编,武汉出版社,1997年。
(9) 《中国跨世纪再就业工程》,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主要论文:
收入《夏振坤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主要论文: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
1.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歧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1987年,8万字,未发表。
2. 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求模型及其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外国经济学说专刊》,1987年。
3.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势,《经济学动态》,1990(11),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1990(11)。
4. 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凯恩斯主义,与孙鸿敞合撰,署名第二,《学术月刊》,1991(12),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1992(2)。
5.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组织及制度研究的深化和宽化,《经济学动态》,1993(3),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政治经济学》1993(4)。
6. 凯恩斯主义在中国,与刘涤源合撰,署名第二,日本关西大学《经济学论究》(日文),1993(7)。
7. 战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和特点,《世界经济》,1993(8)。
8. 理性预期模型的内涵及启示,与刘欣合撰,署名第二,《学术月刊》,1997(3)。
9. 美国的“经济周期消失论”与“全球生产过剩论”,《经济学动态》,1998(3)。
10. 从《货币论》到《通论》简评(书评),《经济学动态》1999(8)。
11. 欧盟高失业:现状、原因、走势,与李文星合撰,署名第一,《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12. 刘涤源教授的主要经济思想和学术贡献,与郭熙保、冯金华合撰,署名第三,《经济评论》1998(5)。
13. 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的货币稳定原则,《经济评论》1999(2)。
14. 一部凯恩斯《通论》的创作史,《当代经济研究》1999(10)。
15. 凯恩斯主义研究的宏篇巨著,《经济评论》,1999(6)。
16. 美国“新经济”的理论透视,《经济学动态》,2000(7),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00(10)。
17. 美国“新经济”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比较,与朱厚伦合撰,署名第二,《经济前沿》,2001(2-3)。
18. 欧元全面流通对中国的影响,与魏科科合撰,署名第二,《武汉金融》,2001(10)。
19. 论金融创新的资本形成效应,与胡红菊合撰,署名第二,《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4。
20. 新经济中的财富效应与周期波动,载于吴易风等主编《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83~389页。
21. 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载于徐长生、方齐云主编《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51-157页。
二、发展经济学研究
1. 论发展经济学的再发展,《江汉论坛》,1991(2)。
2. 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的形成与运用,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1992年,12万字,未发表。
3. 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的形成与运用,《江汉论坛》,1994(10)。
4. 经济起飞阶段资本形成与运用,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1992年,12万字。
5. 外贸、外资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研究》,1993(4)。
6. 农业剩余与初始资本积累,《江海学刊》,1994(5)。
7. 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的形成与运用,《江汉论坛》,1994(10)。
8. 论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作用,《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1995(5)。
9. 通货膨胀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经济学动态》,1995(4)。
10.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5(4)。
11. 日本、台湾省、韩国与中国经济起飞时期储蓄率、利息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经验比较,《经济研究资料》1996(2),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1996(5)。
12. 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反思,与张茵合撰,署名第一,《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1999(2)。
13. 东亚两种对外开放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张茵合撰,署名第一,《世界经济》,1999(1),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1999(2)。
14. 论“东亚模式”的战略调整,与张茵合撰,署名第一,《经济学动态》,1999(3)。
15.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共生性,与何颖合撰,署名第二,《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16. 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问题,《经济学动态》,2001(2)。
17.《发展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评析,《经济学家》,2003(1)。
18. Contributions of Chang Pei-Kang to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4(2003), pp189-200.
三、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1. 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政策,与李佐军合撰,署名第一,《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2)。
2. 论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模式,与刘涤源合撰,署名第二,《经济学家》,1994(2),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1994(4)。
3. 关于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几点思考,《银行与企业》,1994(11)。
4. 当前国际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中国的对策,与陈文新合撰,署名第一,《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
5. 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21世纪成长轴:长江经济圈的现状和愿望”日中学术研讨会论文,日本神户,1998年10月。
6. 中国经济起飞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光明日报》理论版,1998.12.27第3版。
7. 丝宝成功,贵在创新——兼论企业家精神,载于赵锡斌、谭立文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8. 论创造我国持续性需求的“四化”,《经济学动态》,1999(10)。
9. 丝宝成功,贵在创新——兼论企业家精神,载于赵锡斌、谭立文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 大中华经济圈的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第七届“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论文,香港,2000.7。
11. China’s 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Policies in the Process of High Growth, System Transition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J. R. Bechrmann, M. Dutta, eds, Restructuring Asian Economic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Elsevier Science B. V, 2001, pp477-490。
12. Real and Monetar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hina’s Present Deflation since the Asia Financial Crisis, in Richard Hooley, Jang-Hee Yoo, eds,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Challenges for Asia Industvialization, Eelsevier Science B. V, 2002, pp509-520。
13. 论现行税制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与黎开峰合撰,署名第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14. 股市“财富效应”与我国货币政策研究,与汪东芳合撰,署名第二,《金融与经济》,2003.6。
15.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因素的计量分析,与刘士宁合撰,署名第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16.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何国勇合撰,署名第二,《经济学家》,2004(5)。
17.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美国亚特兰大市,2004年8月。
四、湖北及武汉经济问题研究
1. 武汉市国有企业扭亏增盈调查报告,与李焜文合撰,署名第二,《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
2. 充分发挥武汉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学习与实践》,1996(7)。
3. 为武汉产业政策进一言,《长江日报》理论版,1996.10.3,第7版。
4. 武汉“光谷”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理论月刊》,2000(10-11);《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9.11。
5. 武汉农业发展的两大重点,《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3.20,第14版。
6. 武汉未来发展的定位,《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8.19,第2版。
7. 找准产业定位,应对西部开发,《湖北日报》理论版,2000.6.30,第12版。
8. 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9.3.。
9. 出路在于两个转变,《湖北日报》,2004.7.13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经济起飞问题研究》(94CJL007),1994年批准,1.5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总第115期摘登和《光明日报》刊载(1998.10.27),并受到对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的高度评价(见file://A:/成果要报.htm)。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与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98BGJ009),1998年批准,3.5万元经费。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经济条件下股市财富效应的形成机理与监控方法研究》(70173001),2001年批准,13万元经费。
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经济条件下股市财富效应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研究》,2002年批准,5万元经费。
5.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999年批准,3.0万元经费。
6.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加入WTO对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01年批准,1.5万元经费。
7.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研究》,1995年批准,1.5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武汉市政府决策采纳。
8.武汉市软科学重点项目《知识经济与武汉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批准,3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武汉市政府决策采纳。
徐长生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徐长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徐长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