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陈晓平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地区:广东
所在城市:广州
评论次数:4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050698.html
陈晓平老师介绍
男,1952年生,祖籍为山西省昔阳县,哲学博士
一、求学与工作经历
大学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硕士、博士研究生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
曾在海军东海舰队当兵三年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交通局当干部三年
1983年至1997年 任教于武汉大学哲学系
1997年至今 任教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
2003年7月至2004年8月 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进行合作研究
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 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进行合作研究
二、学术兼职
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
中国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会理事
三、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学哲学
2、逻辑学
3、伦理学
四、目前开设课程
科学哲学、符号逻辑、哲学逻辑、科技伦理、哲学导论
五、主要科研项目
1、曾经负责完成国家八五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
2、国家教委九五社科基金项目“贝叶斯归纳逻辑及其应用”,
3、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社会历史哲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项目“道德冲突研究”
4、负责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贝叶斯方法与科学推理”
5、2003年度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休谟问题与科学推理”
6、现正负责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归纳逻辑的创新功能与应用及其认知基础研究”的子项目“现代归纳逻辑的认知基础与方法”
六、主要著作
1.《自然演绎逻辑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3.《面对道德冲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七、论文
1. 《辩证矛盾命题与逻辑矛盾命题》,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2期。?
2. 《谈谈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11期。?
3. 《概率归纳逻辑的三大流派》,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
4. 《关于认证悖论的一个解决方案》,载《武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5. 《冯友兰先生与陈晓平同志的一次通信》,载《中州学刊》,1990年第4期。?
6. 《关于冯友兰先生的形上学体系的出发点及其改进》,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
7. 《传统逻辑关于直言命题的预设》,载《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8. 《关于绿蓝悖论的争论》,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8期。?
9. 《新归纳之谜及其解决》,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5期。?
10.《关于认证悖论的三个解决方案之比较》,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2期。?
11.《认证悖论与绿蓝悖论》,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4期。?
12.《辩证逻辑形式化的新进展》(与桂起权合作),载《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13.《‘关于系统Z的意见’的意见》,载《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14.《类比推理与理论模型》,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11期。。
15.《主观主义概率论对休谟问题的‘解决’》,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1期。
16. 《评哈金对私人主义概率论的改进》,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转载《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5期。?
17.《贝叶斯认证逻辑及其应用》,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9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逻辑》1994年12期?
18. 《略论概率与归纳》,载《哲学动态》(逻辑学研究专辑)1994年10月。转载《逻辑》1995年1期。?
19.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特征》,载《逻辑与语言学习》1994年第6期。?
20. 《归纳合理性与无差别原则》,载《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转载《逻辑》1995年第4期。?
21. 《关于休谟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2期。
22. 《也谈实在概念与实在论》,载《学术月刊》1995年第3期。?
23. 《互补逻辑、辩证逻辑与关系实在论》,载《场与有》第二辑,1995年。?。?
24. 《简评金岳霖先生的归纳思想》,载《哲学研究》(增刊),1995年11月。?
25. 《关于冯友兰先生的形上学体系的出发点及其改进》,载《冯友兰学记》,三联书店,1995。1995。(此文原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
26. 《评冯友兰的形而学体系——兼论三种形而上学》,载《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7.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28. 《互补逻辑与辩证逻辑》,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2期。转载《逻辑》1996年第4期。
29. 《评莱维的知识接受理论》,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4期。?
30. 《抽彩悖论——知识接受之谜》,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3期。?
31. 《归纳逻辑及其哲学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转载《逻辑》1996年第6期。?
32. 《谈谈虚拟蕴涵问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逻辑学专辑),1996年10月?
33. 《囚徒二难与社会价值取向》,载《江汉论坛》,1996年第10期。?
34. 《关于空词项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对称性问题》,载《哲学动态》,1997年第2期。
35. 《谈谈实质蕴涵问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逻辑学专辑。
36. 《冯友兰的境界说与当代道德哲学》,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37. 《符号的涵义与指称》,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38. 《三种辩证矛盾初探》,载《场与有》第4期,1997年。
39. 《大弃赌定理及其哲学意蕴》,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年第2期。
40. 《关于存在问题》,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转载《外国哲学》1998年第2期。
41. 《句子的指称与谓词的定义域》,载《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转载《逻辑》1998年第4期。
42. 《休谟问题与动态大弃赌定理》,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1998年第6期。
43. 《试论冯友兰形而上学的语言学转向》,载《开放时代》1998年第7、8月号。
44. 《弗雷格的概念悖论及其解决》,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4期。转载《外国哲学》1998年第10期。
45. 《谓词的指称与通名的外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9期。
46. 《也谈周延规则的普适性问题》,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逻辑学专辑。
47. 《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载《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48. 《评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载《珞珈哲学论坛》第二辑,辽海出版社,1999年。
49. 《一种新的伦理学体系:在系统主义和非本质主义之间——简评张华夏〈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一书》,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6期。
50. 《伦理与科学》,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
51. 《再论概率与归纳》,载《逻辑今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52. 《对弗雷格语境分析的分析》,载《广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53. 《冯友兰是如何说不可说的》,载《光明日报》2000年3月28日。
54. 《评汉普希尔的公德私德观》,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55. 《关于归纳逻辑的若干问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
56. 《因果命名与家族类似》,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7. 《先验偶然命题与后验必然命题》,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58. 《反事实条件句与科学定律》,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7期。
59. 《创新思维与素质教育》,载《开放时代》2001年7月号。转载《世纪中国》(电子杂志http://www.cc.org.cn)《公共平台》版块,2001年8月D期。
60. 《簇摹状词与开放集合》,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5期,2001年10月出版。同上。
61. 《公德私德研究——兼评盛庆琜和张华夏的道德理论》,载《开放时代》2001年12月号。
62. 《“是-应该” 问题及其解答》,载《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2002年10月。
63. 《基因伦理需要引入“独特权”》,载《科学时报-科学周末》,2002年10月20日
64. 《关于推理规则的表述——也谈数理逻辑教材中的一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65. 《走出中华文明的怪圈───论公德与私德的重建》,《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哲学系编)2002年第1期。同载《文化中国》(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主办),第33期(2002年第2期)。
66. 《休谟问题评析——兼评“归纳问题”和“因果问题”之争》,《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67. 《评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取消》,《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2期。
68. 《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兼论现代性与中国传统哲学问题》,载《现代性与传统学术》(陈少明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69. 《功利与情感之间——评休谟的道德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70. 《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载《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2期。
71. 《公德、私德与道德建设》,载《东方文化》,2003年第3期(2003年5月)
72. 《经验与理性之间--简评休谟的认识论》,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2003年8月)
73. 《波普尔的反归纳主义及其失误》,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4. 《评冯友兰的境界说——兼论冯友兰道德哲学的归属问题》,载《道家文化研究》(陈鼓应主编),三联书店2003年。
75. 《从道义、功利之辨到私德、公德之合》,载《价值论与伦理学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6. 《略论形而上学的若干类型及其关系》,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77. 《从克林顿的婚外情事件看价值冲突问题》,载《中国应用伦理学》 (甘绍平、叶敬德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78、《面对道德冲突:功利与道义》,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79、《关于可证实原则的形而上学基础》,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80、《辩证逻辑与形而上学??兼析系统Z的辩证法含义》,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81、《库恩范式与贝叶斯检验》,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6期。
《关于休谟问题的“解决”??金岳霖与罗素、莱欣巴赫归纳思想之比较》《哲学研究》2005 年增刊,2006年2月25日出版。
82、《公德私德之统一:贯通中西道德的必由之路》载《文明对话》(蔡德麟、景海峰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3、‘Bayesian Test and Kuhn’s Paradigm’ I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 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 Volume 1, Number 3, July 2006,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pp. 491-505.
84、《关于“还原”和“突现”的概念分析》,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2006年第11期,
85、《自然演绎与逻辑教材》,载《哲学动态》(逻辑专刊)2006年12月。
86、《从心-身问题看功能主义的困境》,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2期。
87、《关于科学理论的可接受性》,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8、《关于“酒-水悖论”的分析与解决》,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6期。
89、《无差别原则与贝叶斯疑难》,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90、《因果关系与心身问题》,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5期。
八、获奖情况
1、著作《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获“中国自然辩证法优秀著作奖”、“金岳霖学术奖”(逻辑学科)、“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2、论文《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体系》获“冯友兰学术研究奖”。
3、论文《先验偶然命题与后验必然命题》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陈晓平老师教学评价(4条)
举报uptwgknqhd 2016/4/25 20:48:20

陈晓平老师学术特别高产,让人佩服不已,97年来华南师范大学之前,他在武汉大学,已经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那么多篇,此外,在科学哲学的最高级别杂志,自然辩证法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的文章更多。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很多哲学教授,终其一生未能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一篇论文。陈老师对学术的热情和努力,真的是我等难以企及的。
课堂上,陈老师愿意与同学平等地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外,他以知行合一为其行为准则。是中国难得的好老师。

举报cucdc网友 2010/6/16 13:23:28

很好!~佩服~~

举报cucdc网友 2010/1/19 0:15:41

很有内涵,很有魅力!喜欢他的课~~

举报cucdc网友 2008/12/7 18:39:52

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很激烈,很好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陈晓平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