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玉林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大学
所在院系:社会学系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58076.html
张玉林老师介绍
张玉林,男,1965年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1992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主攻农业哲学-农村社会学,2000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执教于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并在该校经济与贸易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9月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11月起任教授。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受聘为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讲座教授。著有《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一书(日文,日本农林统计协会,2001年)及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与农民问题、环境问题,关注领域为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态。
科研成果学术专著
《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日文),(东京)日本农林统计协会,2001年。
主要学术论文
1.《从户籍制度看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以1950年代为中心》(日文),日本《中国研究月报》1997年8月号,总第594号。
2.《转型期基层干部的扩张与“农民负担”――江苏省T乡的个案研究》(日文),日本《村落社会研究》第5卷第2号,1999年3月。
3.《村民自治: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建》(日文),日本《农学原论研究》第20号,1999年3月。
4.《基于生存的农民的抵抗——转型期中国农民的一种行为方式的考察》(日文),日本《农学原论研究》第20号,2000年3月。
5.《集体化时代的农民流动与户籍制度》,中国农史学会第9次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南京)宣读论文,收入王思明主编《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农业出版社,2003年,并入选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编《共和国农业史料征集与研究报告》第七集,2002年11月。
6.《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7.《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日文版收入祖田修主编『持続可能な農村の形成』,(東京)大明堂,2003年3月。
8.《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9.《乡镇政权的再认识及改造》,(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总第78期。
10.《中国近十年来的教育投入与目前农村的教育危机》,《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4期。
11.《通向城市的阶梯——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1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扩张及其动力》,香港《二十一世纪》电子网络版2005年5月号,日文版「転換期の中国教育」,『日中社会学研究』第13号,2005年10月。
13.《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英文版:Social Occupational Classes and Higher-education Opportu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 Scarce Social Capital,选入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y),Vol.1,No.1,January 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Press.
14.《经济大省的教育贫困——关于江苏省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改革》2005年第7期。
15.《关于中国农村教师的边缘化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16.《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17.《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2006年6月。日文版:「離村時代の中国農村家族――民工潮がもたらした農村社会の解体」,首藤明和訳,首藤明和/落合恵美子等編:『分岐する現代中国家族――個人と家族の再編成』、(東京)明石書店、2008年。
18.「中国農村の社会変動と環境被害――河南省を中心に」,日本『環境と公害』第36卷第1号,summer,2006。
19.「蝕まれた土地:中国の工業化と農業?食糧安全――長江デルタ地域を中心に」,日本『中国21』Vol.26,2007年1月。
20.《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洪范评论》第9辑,2007年12月。日文版:「政経一体化開発構造と中国農村の環境衝突」,三好祥子訳、加々美光行編:『中国内外政治と相互依存』,(東京)日本評論社,2008年。
21.《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
日文译著
《农学原论》(祖田修著,与周应恒等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农业经济论》(速水佑次郎著,与沈金虎等合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获奖情况
《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获日本地域农林经济学会2003年度学会奖(2003年10月);第四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1月)。
科研项目
1.国际化、市场化条件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课题,2000-2003;
2.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及防范机制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1-2004;
3.中国西部农村的环境问题与农村社会,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助成基金项目,2002—2004;
4.转型期中国教育重大政策案例研究,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3-2005;
5.乡土中国的危机与重建,南京大学“九八五”二期工程资助项目,2005-2008;
6.中国农民的环境权,北京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加合作项目,2005-2008;
7.公众消费行为与转型期社会环境价值观的重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若干问题研究”子课题,2007-2009。
境外学术活动
? 2003年3-4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写作访问。
? 2004年12月,韩国全南大学,学术报告。
? 2005年2月,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
? 2006年9月-2007年1月,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讲座教授,其间在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名古屋大学、桃山学院大学等处做学术演讲。
? 2006年11月,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2006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現現代中国学の構築に向けて」,学术报告。
? 2007年11月,第二届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多学科的互动与整合”,台湾中央大学,学术报告。
? 2008年2月,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社会主義新農村建設下の農業問題”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
? 2008年12月,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2008年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をめぐる開発と和諧社会」,学术报告。
张玉林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玉林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