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欧国立
8.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城市: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63011.html
欧国立老师介绍
个人简历
主要讲授课程:《产业组织理论》(博士生课)、《运输经济学》(硕士生课)、《管理经济学》(硕士生课)、《市场营销》(硕士生课)、《经济学专题》(本科生课)、《运输经济学》(本科生课)。先后到美国、瑞典等国研修。
研究领域
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
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
网络产业经济特征及其改革与发展;
产业制度变迁与创新;
科研项目
欧国立教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及其他课题30余项。主要有:
1.《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运输政策研究》,国家级,参加,1996-1998年
2.《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省部级,参加,1997-1998年
3.《中国铁路客货营销战略研究》,省部级,参加,1997-1998年
4.《北京××食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境外上市公司),横向,参加,1998年
5.《铁路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若干重要问题研究》,省部级,主持,1999-2000年
6.《铁路组建客运公司研究》,省部级,主持,2000-2001年
7.《铁路运输安全综合问题研究》,省部级,主持,2001-2002年
8.《广铁集团客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主持,2001-2002年
9.《哈尔滨铁路局经济运行状况及优化政策研究》,主持,2002年
10.《网络产业特征与铁路改革研究》,国家级,主持,2002-2003年
11.《国有资产有效配置及运用研究》,主持,2002-2003年
12.《电力用户行业结构及经济成分对电网负荷影响研究》,主持,2002--2003年
13.《铁路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省部级,主持,2002-2003年
14.《铁路网规模经济及运输负荷问题研究》,省部级,主持,2004--2005年
15.《华北地区产业结构对电网负荷及电力成本影响研究》,主持,2004年
16.《一体化联运关键技术研究》(交通部重大课题,总顾问),2004-2006年。
17.《加强客货营销,实现铁路提速效应最大化方法与措施研究》,省部级,主持,2005-2006年。
18.《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研究》,纵向,主持,2005年。
19.《公路交通发展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主持,2005-2006年。
20.《北京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研究》,主持,2006-2007年。
21.《内蒙古综合运输体系配套技术及运作模式研究》,交通部重大课题,主持,2006-2009年。
22.《客运专线高效运营与管理》,亚洲开发银行项目,2007年。
23.《北京城市停车收费价格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主持,2007---2008年。
24.《建筑企业集团发展运作模式研究》,主持,2007---2008年。
25.《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及协作模式研究》,主持,2008年。
论文及著作
欧国立教授自1995年以来出版各种专著、教材、工具书等近10部。主要有:
《运输市场营销》(再版两次),1999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运输市场变迁与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著),200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实务与案例》(主编),1995年,北京科技出版社
《简明市场经济学》,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主编),200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铁道百科全书(运输与经济卷)》,200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
《运输市场学》(主笔),2005年1月,中国铁道出版社。
《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主编),2008年,中国人事出版社
另外,担任《运输市场营销学》、《提速线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等书的审稿人。
欧国立教授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进入ISTP检索。近年来在有关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1.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必须重视CI战略。《现代管理与领导》,1996年第1期。
2.铁路分线运输收入及其计算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9期。
3.铁路冷藏运输成本分析与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9期。
4.铁路运输成本管理体制改革管见。《综合运输》,1997年第2期。
5.运输经济学—范式演进与理论发展。《铁道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6.加快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集装化》,1998年第2期。
7.运输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中国科协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第12期。
8.建立合理价格机制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第1期。
9.试论城市公共交通补贴。《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第1期。
10.铁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走专业化经营的道路。《铁道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11.博奕论在投标报价决策中的应用。《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2.TheEvolutionaryHistoryofTariffSystemofChina'sRailway。
国际学术交流,2000年4月。
13.TheHumonReformingChinaRailway'sOperatingCostManagementSystem。
《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No.3,2001。
14.OnTheSubsidyMechanismforUrbanPublicTraffic。
《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No.1,2001。
15.铁路组建客运公司若干问题思考。《铁道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16.发展我国铁路客票销售代理的探讨。《中国铁路》,2001年第3期。
17.信息能力与中国铁路发展。《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年第7期。
18.中国铁路改革的模式选择。《中国改革报》(理论周刊),2002年1月21日。
19.铁路怎样引入竞争机制。《中国改革报》(理论周刊),2002年3月11日。
20.“6+1”:日本国铁的改革之道。《中国交通报》,2002年7月10日。
21.政府管制与市场竞争。《中国交通报(综合运输)》2002年9月18日。
22.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积极应对挑战和竞争。《中国铁路》2002年第10期。
23.基础设施领域的监管政策分析。《技术经济》2002年第12期。
24.网络型基础产业中的契约治理结构。《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5.关于改进研究生经济学教学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1期
26.美国铁路管制的产生与变迁。《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7.AnalysisandRelevantPolicyResearchforTransportSustainability。
日本立正大学“经济学季报”第53卷第1.2号,2003年10月。
28.建立和发展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人民日报》,2004年4月11日。
29.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国铁路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民铁道》报,2004年3月18日。
30.交通运输——外部成本不容忽视。《东方早报》(经济学人版)。2004年4月。
31.TheideaaboututilizingurbantracktraffictolaunchThirdPartyLogistics。
国际物流会议论文,2004年5月。
32.中国铁路运输业引入竞争机制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分析。《世界经济》,2004年第6期。
33.InstitutionalEconomicAnalysisofPublicPolicy--
TakingExampleforTransportPolicy。2004年国际会议论文(进入ISTP检索)。
34.运输产品性质论。《中国铁路》,2004年第10期。
35.TheEvolutionaryHistoryofTariffSystemofChina’sRailway。
日本立正大学“经济学季报”,2004年10月。
36.公路收费模型及福利效应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7.SocialNetworksinIndustrialClusterAreas。中国软科学国际会议论文,2004年11月。
38.MarketAccessforDevelopingCountries:AdvantagesandConstraints.
《ChineseBusinessReview》。2005年1月,Volume4,No.
39.中国电力产业的监管改革。《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0.资源战略型产业的隐性利润及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1.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及其发展中的政府导向作用。《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2.铁路网密度及运输负荷分析。《综合运输》,2005年第10期。
43.铁路次生环境影响及评价研究。《中国铁路》,2006年第2期.
44.和谐交通目标下的汽车污染问题和对策。《综合运输》,2006年第4期。
45.中国铁路运价体制和运价政策的变迁。《综合运输》,2006年第4期。
46.ResearchontheDevelopmentMechanismofChina’sHighway。
2006年国际会议论文(进入ISTP检索)。
47.中国铁路产业融资时代的经济新增长。《世界轨道交通》,2006年第7期。
48.运输政策变迁的阶段与类型分析。《综合运输》,2006年第7期。
49.破解融资难题,推进铁路改革。《内部参阅,(人民日报内参部主办),2006年10月。
50.关于构建城市交通政策综合体系的理性思考。《城市管理》。2007年第3期。(被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08.04)
51.ResearchontheEvaluationDesignofNetworkTypeEconomicSystem
——TakingExampleforBeijingUrbanTrackTrafficSystem。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trategicManagement。2007.4(进入ISTP检索)
52.Organizationinnovateresearchonpublictrafficenterprisebenefit.
ResearchonOrganizationInnovation---2007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enterpriceengineeringandmanagementinnovation.2007.5(进入ISTP检索)
53.AnalysisofPricingStrategiesforE-businessBasedonMarketPower。
TheSixthWuh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2007.5(进入ISTP检索)
54.北京如何应对奥运交通“大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19日。
55.基于谱系分析的城市交通产权研究。《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56.CorrelationAnalysisonPublicTransportationSystemandDevelopmentoftheCity。
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2007.8(进入ISTP检索)。
57.关于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运力发展物流运输的探讨。《物流技术》,2007第11期。
58.区域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物流技术》,2007年第12期。
59.网络型产业的网络效应与一般规模经济效应的特征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0.基于集体理性的综合运输管理模式选择。《综合运输》,2008年第2期。
61.加快建立综合性运输管理体制。《内部参阅》(人民日报内参部主办),2008年2月
62.从公共物品供给看政府在综合物流体系发展中的作用。《物流技术》,2008年第4期。
63.基于三维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认识论。《综合运输》,2008年第7期。
64.我国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评价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1期。
65.加快建立综合性运输管理体制,提高运输整体效率。《新华社每周财经分析》,2008年第13期。
66.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系统协作模式。《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9期。
67.城市交通的产权空间属性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8.StudyonSubsidyMechanismReformforUrbanPublicTransportinChina.
Proceedingsof2008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Engineering
69.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联合开发政策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70.建筑企业集群与物流的协作方式分析。《经营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71.重新认识福格尔关于铁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2.AnEmpiricalStudyontheEffectsofTransportationCostsonIndustrialLocationChoic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Cluste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JUN27-30,2008(进入ISTP检索)
73.Studyon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ofUrbanRailTransitBasedonExternality.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2008.11(进入ISTP检索)
74.AnEmpiricalStudyontheEffectsofTransportationImprovementonUrbanEconomicContacts:ACaseofYangtzeRiverDelta.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novationandManagement-ICIM2008.2008.12(进入ISTP检索)
75.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多名。
获得荣誉
1995年:获北方交大科技进步奖(项目主持)
1995年:获北方交大优秀科技论文奖
1996年:被评为“八五”期间北方交大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6年: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实务与案例》获铁道部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0年:参编《简明市场经济学》获铁道部优秀教材中青年奖
2000年: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
2000年:《面向21世纪经济类专业教学模式及教材形式研究》课题被全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议委员会评为优秀奖
2004年:专著《运输市场变迁与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获北京交通大学智谨奖。
2006年:“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特征与铁路改革研究”(项目主持)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团体兼职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企业分会理事
中国铁道学会经济委员会委员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
欧国立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欧国立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