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吕家珑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资源环境学院
所在地区:陕西
所在城市:咸阳
评论次数:3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72542.html
吕家珑老师介绍
吕家珑 Lu Jialong ,男,出生于1962年9月,教授,博士,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肥力及生态专业委员会和土壤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电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委员;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二、研究方向
土壤学及环境化学
三、学习工作经历
1980.9-1984.7 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土壤农业化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并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7 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土壤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石灰性土壤对磷素的吸持固定及其对磷肥施用方法影响的研究。
  1993.9-1996.7 西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土壤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土壤磷素运移及根区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的研究。
  2000.10-2001年 英国农作物研究所(原洛桑试验站)农业与环境部进行博士后工作,题目:预测土壤中的磷向水体淋溶(Predicting phosphorus leaching from soil to water)。
  1984.7-现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任教,历任助教(1985.7-1992.11)、讲师(1992.12-1996.6)、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1996.7-1999.11)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1999.12-现在)。
四、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
1、参与科研项目
  主持:设施农业关键技术信息平台与土壤质量研究。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K03-G8-02)
  主持:预测土壤磷向水体的淋溶。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启动金。
  主持:渭河流域土壤磷素淋溶趋势预测与防治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D09)。
  主持:干旱区绿洲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能态变化特征及调节研究。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试验站基金(20020009)。
  参加:南部高原台原过渡区(淳化)高产型粮果林发展研究。国家"九五"重点项目。
  参加:挖掘生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资源潜力,保持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790100)。
  参加:土壤-植物体系有反应机制的溶质运移及能量特征的研究。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实验室课题。
2、参加会议与培训
  1993.9-1996.7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第十四期英语培训班"。获结业证。
3、发表的主要论文
  (1)Lü Jialong,Dong Linxiao,Zhang Yiping et al. Effect of Phosphate on Zinc transport in Lou Soil.Pedosphere,1998,8(4):355-360.
  (2)Lü Jialong,Zhang Yiping and Ma Zhigang. Kinetic Equations for Describing Phosphorus Transport. Pedosphere,2001,11(2):189-192.
  (3)J Lu.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ous Components in Drainage Water.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3,71(5):952-960.(SCI)
  (4)Lü Jialong, S Fortune and P Brookes.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drainage water discharged from Broadbalk Experiment. Pedosphere, 2004,14(2):235-240.(SCI)
  (5)Wang Xing, Lü Jialong,Zhang Yiping. Comparison of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mal Dechlorinations of Several Different Degradable Films. Pedosphere, 2004(录用).(SCI)
  (6)S Fortune,N Hesketh and J Lu et al., Soil iron concentration as an index of the risk of phosphorus leaching loss from soil to water. Environmental Flows-are there key scales for solute and pollutant transport? March 2001, University of Dundee, U.K.
  (7)S Fortune, J Lu, TM Addiscott and PC Brookes. Assessment of Phosphorus Leaching Losses from Arable Land. Plant and Soil, 2004 (in press) (SCI)
  (8)吕家珑,S Fortune; P Brookes, 等:预测土壤磷向水体的淋溶。 技术跨越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P.264
  (9)吕家珑,张一平,刘思春,等:施磷水平对SPAC水分能量特征的影响。生态学报,2000,20(2):255-263
  (10)王旭东,张一平,吕家珑,等: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有机质及胡敏酸特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0,33(2):75-81
  (11)吕家珑,张一平,王旭东,等:农田生态对土壤肥力的保护效应。生态学报,2001,21(4):613-616
  (12)吕家珑:农田磷素淋溶趋势及其预测。生态学报,2003,23(12):2689-2701
  (13)刘思春,王玉,吕家珑,等:不同肥力水平农田生态系统SPAC水分状态及能量特征。生态学报,2002,22(12):2104-2110
  (14)吕家珑,S Fortune and P C Brookes. 土壤磷淋溶状况及其Olsen磷"突变点"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2):142-146
  (15)吕家珑,张一平,张君常,苏仕平:土壤磷运移研究。土壤学报,1999,36(1):75-82
  (16)吕家珑,张一平,马爱生,等:石灰性土壤小麦根际pH及磷动态变化的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1):32-39
  (17)吕家珑,张一平,王旭东,等: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569-572
  (18)谢林花,吕家珑,张一平,刘选卫,刘利花: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Ⅰ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87-789
  (19)谢林花,吕家珑,张一平,刘利花: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Ⅱ无机磷和有机磷。应用生态学报,2004,15(5):790-794
  (20)王星,吕家珑,张一平:不同类型降解地膜的热解特性及热动力学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366-368
  (21)吕家珑,张一平,陶国树,韩新宁:23年肥料定位试验0-100cm土壤剖面中各形态磷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48-50
  (22)刘思春,吕家珑,张一平,等: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与热力学函数关系初探。土壤学报,2000,37(3):388-395
  (23)吴龙华,骆永明, 吕家珑,王旭东,张一平:长期施用化肥和厩肥对土壤Cu、Zn、Cd和P含量的影响。土壤学报,2000,37 (增刊):140-146
  (24)吕家珑,李祖荫:石灰性土壤中固磷基质的探讨。土壤通报,1991,22(5):204-206
  (25)吕家珑,张一平,张君常,等:陕西几种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特征及过渡态理论应用的研究。土壤通报,1997,28(3):112-115
  (26)吕家珑,张一平,苏仕平:应用吸附等温线斜率推求磷素运移参数初探。土壤通报,1998,29(5):214-217
  (27)刘思春,吕家珑,张一平,等:磁环境条件下土壤-植物连续系统水势的变化。土壤通报,1997,28(5):207-210
  (28)吕家珑,刘思春,张一平:土壤中磷吸附的能量特征。土壤通报,2000,31(6):244-247
  (29)李祖荫,吕家珑:碳酸钙和物理粘粒固磷特性研究。土壤,1995,27(6):304-310
  (30)王星,吕家珑,孙本华: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2003,22(4)397-401
  (31)王星,吕家珑,耿会立,等:微生物对生物降解膜降解过程影响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30(4):47-50
  (32)吕家珑,张一平,柴世伟:不同磷水平土壤中NH4+和NO3-的运移动力学及其能量特征。西北农业学报,1999,8(6):89-92
  (33)吕家珑,张一平,邹克琴,等:磷酸盐对?土锌吸附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4):83-87
  (34)吕家珑,张一平,苏仕平等:确定磷运移参数的两种方法比较。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6):31-35
  (35)吕家珑,张一平,马志刚,等:方解石吸附磷素动力学及其能量特征。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增):23-27
  (36)吕家珑,柴世伟,张一平: 磷肥施用对NH4+和NO3-运移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27(5):158-162
  (37)吕家珑,李祖荫:石灰性土壤固磷基质。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8(增):16-23
  (38)吕家珑,刘文革,王旭东,等:长期施肥对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3(3):51-54
  (39)吕家珑,李祖荫:旱地土壤培肥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增):61-66
  (40)吕家珑,王旭东,李祖荫,等:应用磷肥指标法确定小麦磷肥施用量初探。西北农业学报,1995,4(增):85-87
  (41)杨淑英,吕家珑,梁圈社,等:熵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西北农业学报,1998,7(6):144-147
  (42)谢林花,吕家珑,张保军,等:施磷对作物根际pH及有效锌含量分布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增):32-35
  (43)孙本华,吕家珑,张一平,等: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6):131-134
  (44)刘利花,杨淑英,吕家珑,等: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阈值"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123-126
  (45)赵明,吕家珑,张一平,等:土壤中磷解吸动力学特征及过渡态理论的应用。西北农业学报,1999,8(3):98-102
  (46)王旭东,吕家珑,李祖荫,等:磷在?土中的转化及有效性研究。西北农业学报,1995,4(增):81-84
  (47)李祖荫,吕家珑:旱地小麦磷肥施用方法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11(3):21-27
  (48)孙本华,吕家珑,张一平 等: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34-37
  (49)孙本华,吕家珑,张一平,石冰,范亚宁:绿洲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37-40
  (50)高瑞,吕家珑,翟义欣,范亚宁,田力鹏: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活性。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104-107
  (51)郭文龙,毋万来,党菊香,吕家珑,权定国:化学肥料与集约持续农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增):70-73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电  话:029-87082067
  电子邮件:jialongluw@yahoo.com.cn 或 ljlwh@sohu.com
吕家珑老师教学评价(3条)

被人捷足先登了

很好的老师

很好的一位老师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吕家珑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