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邦发
5.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四川
所在城市:绵阳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76668.html
李邦发老师介绍
李邦发,男,1957年12月生,四川省盐亭县人。1981年毕业于绵阳高等农业专科学校,1998年西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班结业。民革党员,绵阳市政协委员,绵阳市民革市委委员。1981年1月至1999年2月,绵阳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任课题主持人,研究室副主任,农科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任课题主持人,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00年12月至今,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任课题主持人,农学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先后承担和主持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3课题“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杂交种)选育研究”,全国丰收计划项目,参加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和“十五”,“十一五”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等国家,省,市重大或重点科技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培育了优良小麦新品种绵阳15号,绵阳19号,绵阳20号,绵阳25号,绵阳28号等7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0多万公顷,创社会经济效益70多亿元。作为主持人,先后培育出绵阳26,绵阳27号,西南335,西科麦1号,西南128等优良小麦新品种9个。尤其是绵阳26号,1995年,1998年分别在绵阳和西昌创造了专家组验收亩产(实收)523.6公斤和748.39公斤的高产历史纪录,比四川省原有的小麦高产纪录猛增了199.8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先后通过四川,陕西,贵州,福建及全国品种审定,成为我国“九五”期间第一个获得国家一等重点和重大后补助的小麦品种。为我省,我国小麦育种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农业科学,西北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遗传,麦类作物学报等刊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50余篇。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绵阳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政府科技奖励13项次。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第二届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首届“绵阳市十大青年科技创业奖”,“绵阳市科技兴绵杰出贡献一等奖”,“首届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荣誉称号。
李邦发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邦发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