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伟刚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开大学
所在院系: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所在地区:天津
所在城市:天津
评论次数:3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90471.html
张伟刚老师介绍
姓  名: 张伟刚
性  别: 男
所属部门: 现代光学研究所
行政职务: 教务处副处长
职  称: 教授
学  历: 博士
所学专业: 光学
办公电话: 022-23508013 (办), 022-23508013 (Fax)
电子邮件: zhangwg@nankai.edu.cn, jwczwg@nankai.edu.cn
研究方向: 光子技术与现代光通信和光传感,新型光电子器件
个人简介: 199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激光》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曾担任OECC/COIN 2004国际会议TPCM(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 Member)。
从事过光波导传输与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技术的研发工作,现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子技术与现代光通信和光纤传感,新型光子器件。先后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博士点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光纤光栅传感器件的设计、研制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C、IEEE Photonics Letters、Electronics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Communication Theory Physics、Chinese Physical Letters 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各1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被SCI和EI收录4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技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以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开设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10余门,指导(含协助)博士生6名,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
本课题组目前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和面上基金多项,现代光学研究所现有光学及光学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本人自2008年起计划招收博士后从事光纤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意者E-mail或电话联系均可。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加盟本组,欢迎报考本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科研项目、成果、获奖、专利等情况: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2002AA313110)”
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及其器件的研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结构光纤多维传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60577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流体微量成份高灵敏度在线检测的光CRDS传感系统研究(10674075)”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式振动传感研究”(2005-06)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写制及传感机理研究”(2006-05)
科研成果:
光纤光栅传感系列器件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AFSN-1型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解调系统。
光纤扭转、浓度及折射率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特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研制及其应用。
微结构光纤及其光栅传感器件的设计与实现
获得奖励:
1997年9月,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998年5月,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5月,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6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一等奖。
2005年6月,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
获国家专利:
“双向扭转光纤传感器”:专利证号 ZL02291260.6
“轮辐式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420028996.9
“温度补偿型光纤光栅带宽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420029733.X
“温度自动补偿的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3201123932
“高速光纤光栅传感复用解调装置”:专利证号 ZL03244465.6
“光纤光栅微振动传感测试仪”:专利证号 ZL200320112392.8
“栅网式光纤微弯传感器”:专利证号 ZL 200320112295.9
撰写论文、专著、教材等: 主要学术论文:
1. Weigang Zhang, "Measurement of Collectivity of Collective Flow in 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 Using Particle
Group Correlations". Physical Review, 1998, C58: 3560~3564 (SCI收录).
2. Weigang Zhang, Particle-Group Correlations and Collectivity for 2.1A GeV Ne+NaF Collisions.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 1997, 21 (4): 65~71 (SCI收录).
3. Weigang Zhang et al. "A novel independent tuning technology of center wavelength and bandwidth of fiber Bragg
grating".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3, 216: 343-350 (SCI收录).
4. Weigang Zhang et al., "Novel temperature-independent FBG-type force sensor", Measurement Science Technology,
2005, 16: 1600~1604 (SCI收录).
5. Weigang Zhang et al., "Temperature-independent FBG-type torsion sensor based on combinatorial torsion beam".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02, 14 (8): 1154~1156(SCI、EI同时收录).
6. Weigang Zhang et al., "FBG-type sensor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force (or displacement) and temperatures
based on bilateral cantilever beam".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01, 13 (12): 1340~1342 (SCI收录).
7. Weigang Zhang et al., "Linearly fiber grating-type sensing tuning by applying torsion stress". Electronics Letters2000,
36 (20):1686~1688(SCI、EI同时收录).
8. Weigang Zhang et al. Principles and realization of tuning FBG wavelength using elastic beams.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05, 1 (1): 5-9.
9. Weigang Zhang et al., "Temperature-independent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bidirectional sensing tuned by applying
bilateral cantilever beam". Chinese Physical Letters2002,19 (1): 76~78 (SCI收录).
10. Weigang Zhang et al. Novel two-dimension FBG sensor based on rectangular cantilever beams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force and temperature. Proceedings of SPIE, 2004, 5946: 78-83 (EI收录).
11. Weigang Zhang et al.,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n Decision-Based Software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Model".
IEEE ICIPS , 1997, 2: 1876~1879 (EI收录)..
12. Weigang Zhang et al., "Linear quasi-chirp-free tuning of fiber grating using torsional beam.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01, B10 (3): 174~178 (EI收录).
13. Weigang Zhang et al., "Novel Fiber Grating Sens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Torsion Beam". Proceedings of SPIE,
Taipei, China, July 26-28, 2000, 4082: 157~160 (EI收录).
14. Weigang Zhanget al., "Correlative Analyses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of Fiber Grating Sensors". Proceedings of
SPIE, Vladivostok, Russia, September 11-15, 2000, 4513: 64~69 (EI收录).
15. Weigang Zhang et al., "Novel Fiber Bragg Grating-Type Angle Displacement Sensor". 14th Interm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Fiber Sensors, Venice, Italy, October 11-13, 2000: 90~93 (EI收录).
16. Wei-Gang Zhang et al., "Study of fiber-type sensor of refractive indices and concentration of liquids". Proceedings of
SPIE, Singapore, November 27-30, 2001, 4595: 209~212 (EI收录).
17. 张伟刚等, "利用光纤光栅在双侧悬臂梁中的啁啾实现对挠度和应力的传感研究". 光学学报, 2001, 21 (11): 1309~ 13
12(EI收录).
18. 张伟刚等, "新型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自动补偿传感研究". 光学学报, 2002, 22 (8): 999 ~1003 (EI收录).
19. 张伟刚等, "用单光纤光栅实现扭转与温度的双参数传感测量". 光学学报, 2002, 22 (9): 1070~1075(EI收录).
20. 张伟刚等, "利用光纤光栅实现力学量二维实时感测的研究". 光学学报, 2002, 22 (11): 1323~1327(EI收录).
21. 张伟刚等, "新型双向可调光纤扭转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激光, 2002, 29 (9): 808 ~ 812(EI收录).
22. 张伟刚等, "强度型光纤浓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仪器仪表学报, 2003, 24 (3): 272-274 (EI收录)
23. 张伟刚等, "利用单光纤光栅实现力学量垂直传感测量的研究". 中国激光, 2003, 30 (1): 71~74(EI收录).
24. 张伟刚等, "光纤光栅多点传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光学学报, 2004, 24 (3): 330~336(EI收录).
25. 张伟刚等,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理论、设计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物理学进展, 2004, 24 (4): 398~423.
26. 张伟刚等. "轮辐式温度自动补偿型光纤光栅测力传感器", 中国激光, 2005, 32 (7): 956-960 (EI收录).
专著、教材(讲义):
科研方法论(专著),光纤光学(讲义),光纤传感(讲义)
讲授课程: 光纤光学及应用,光纤传感,科研方法论,光波电子学原理,光传感及其应用
社会兼职: 《中国激光》杂志常务编委,天津市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张伟刚老师教学评价(3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0/7/18 22:11:04

老师喜欢上课卖弄风采,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老师。上课就老实讲你的课多好!

举报cucdc网友 2009/11/10 10:25:37

超级自恋

举报cucdc网友 2009/1/10 8:46:13

虽然那位老师比较爱把自己的是在课上说,不过都是比较有意思的??虽然有的男生会觉得烦。有时卖弄一下文采,这很难得,因为很少有座理工科研究的能把汉语说得比较象汉语 。要是想以后做研究的做好选一下那门课。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伟刚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