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邹婉华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湖北民族学院
所在院系:艺术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恩施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36926.html
邹婉华老师介绍
邹婉华,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恩施自治州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1982年9月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音教系,师从于裴传雯教授,学习民族声乐,1992年7月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音教系,师从于裴传雯教授,主修民美结合唱法。在毕业晚会上的演唱得到了众多教授们的高度评价,在州内的声乐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毕业后对中国广博的民族民间音乐孜孜不倦地探索,倾心学习研究民族唱法,所教学生很多都已成为省内外教育战线和文艺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多年来,邹婉华全心投入教学,不断收集富有影响力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所教学生多次在省内外声乐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学之余,还经常下乡采风体验恩施土家风俗,研究土家民歌的音乐特征,撰写发表了多篇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教研论文和学术论文。
二,课程建设情况
1)主讲课程:民族声乐、中国民歌。
2)民族声乐课程建设的负责人
《声乐》(民族)课程是音乐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无疑是各类音乐院校主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毫无例外也是湖北民院艺术学院音乐系自1996年建院以来的作为音乐系极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伴随着我院十年的发展而逐步成长。新世纪以来,本课程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步迈进,目前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呈现良好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发展态势,科研成果稳步发展,教学成果比较突出,近5年来本课程培养的学生在州、市各类专业声乐的比赛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体现了本课程的优势,艺术学院声乐(民族)课程在短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充分利用湖北民院综合性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学科优势,在声乐(民族)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好,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较优秀的声乐专门人才。《声乐》(民族)课程负责人及声乐课程小组成员,都具有很强的民族声乐教学和艺术表演实践能力,根据我们所处的地域,充分利用恩施少数民族民歌丰富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恩施原始民歌和以恩施民歌元素的创作民歌,强调了民族声乐的地域特色,提高了学生民族声乐表演的综合素质及学习兴趣,以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事业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发展。我们利用恩施地理优势做以了下工作:
(1)利用恩施丰富的民族民间歌曲的资源,鼓励学生演唱乡土民歌;聘请唱法独具特色的民间艺人、著名戏曲演员走进课堂,以民间的传承方式传授学生最具特色的技艺,让学生了解生活里的音乐;
(2)构建置身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良性互动机制。课程组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调查,发现有价值的课题,撰写学术论文,从采集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中筛选出特色鲜明的音乐文化转化成教学内容,整体提升学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课程;
(3)创优质课程,从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科研等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声乐(民族)课程就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声乐(民族)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达成为共识,个性话发展是声乐(民族)的重点,是避免“千人一唱”的重要手段。
声乐(民族)课程小组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提出学科综合,弘扬民族声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声乐(民族)新理念,给声乐(民族)教学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其小组成员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且平均年龄较轻。他们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在各种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课题组成员都具备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学生评价反应良好,他们认为:声乐(民族)课程是艺术学院最好的课程之一。
三、科研成果
一)近三年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0篇)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
时间
署名
次序
1
《鄂西土家传统民谣—劳动号子》
邹婉华
戏剧文学
2003.8

2
《简论恩施土家民歌“龙船调”的音乐特征》
邹婉华
湖北民族学院
2004.6

3
《鄂西土家传统民谣—劳动号子》
邹婉华
戏剧文学
2003.8

4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传扬土家民族文化》
邹婉华
国际炎黄文化
2004.2
1
5
《有感于“龙船调”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
邹婉华
国际炎黄文化
2004.3

6
《浅谈京剧的传播途径》
邹婉华
戏剧文学(核心)
2006.6

7
《浅谈京剧的欣赏与传承》
邹婉华
戏剧文学(核心)
2006.7

8
《恩施土家风俗与哭嫁歌》
邹婉华
戏剧文学
2003.7

二)教学研究
近三年出版教学研究专著、获奖成果项目、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高等音乐教育与人的素质的关系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课题。编号2007B174
三)近三年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研究论文(不超过10篇)
序号
名称
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
日期
署名
次序
1
《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邹婉华
戏剧文学
邹婉华,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恩施
自治州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
学院音乐系副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武
汉音乐学院音教系,1992年7月至1994年
7月在武汉音乐学院师从于裴传雯教授,主
修民族声乐。在毕业晚会上的演唱得到了众
多教授们的高度评价,在州内的声乐比赛中
多次获得第一名。毕业后对中国广博的民族音乐孜孜不倦地探索,倾
心学习研究民族唱法,所教学生很多都已成为省内外教育战线和文艺
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所教学生多次在省内外声乐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多年来,邹婉华全心投入教学,广泛收集富有影响力的民族声乐
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并结合实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声乐的教学
方法,教学之余,还经常下乡采风体验恩施土家风俗,研究土家民歌
的音乐特征,撰写发表了多篇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教研论文和
学术论文。
邹婉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邹婉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