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永红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滁州学院
所在院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所在地区:安徽
所在城市:滁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62493.html
李永红老师介绍
姓名:葛秀涛
民族:汉
职称:教授
出生日期:1959
研究方向:材料化学
--------------------------------------------------------------------------------
葛秀涛(GeXiutao),男,汉族,滁州来安人,安徽省模范教师,滁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主任、教授、校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
1995年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课题5项;在SensorsandActuators、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材料学报、大学化学等刊物发表独撰和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9篇;项目“Y(La)FeO3与In2O3基气敏材料制备、掺杂和性能研究”获2006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个人简介
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实验师,系副主任。从事有机化学和环境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目
研究方向:
有机化学、环境化学和微波合成
主持的项目:
微波干法合成技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2005KJ134)
近期发表论文:
1.李永红,提高酒精灯火焰力度的方法.化学教学,1994,(11)
2.李永红,草酸热分解实验的改进.化学教学,1995,(12)
3.李永红,化学振荡反应实验课的教学尝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5,16(2)
4.李永红,增设“醇的β-消除反应”的实验及其设计.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6,专刊
5.古绪鹏,李永红,水性带锈防腐涂料.化学建材,1996,12(3)
6.李永红,聚丙烯酸复合阻垢剂的合成、性能及机理分析.冶金动力,1997,(2)
7.李永红,环境教育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滁州师专学报,1999,1(2)
8.李永红,有机化学中的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22(7)
9.李永红,对含β-氢的季铵盐热分解生成物的探讨.滁州师专学报,2001,3(2)
10.葛秀涛,李永红,刘杏芹,沈瑜生,Sol-Gel法制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YFeO3气
敏材料.化学学报,2001,59(3)
11.李永红,农药发展与人类的健康.生物学通报,2001,36(5)
12.李永红,相转移催化合成苯甲酸苄酯.化学试剂,2002,24(5)
13.葛秀涛,冯剑,侯长平,李永红等,YFe1-yCoyO3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2002,17(5)
14.李永红,实验室有机废水的污染分析及思考.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3(6)
15.李永红,师专实验课独立设置,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2003,36(9)
16.李永红,侯长平,葛秀涛,张延琪.Cu2+掺杂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
传感器技术,2004,23(5)
17.侯长平,李永红,葛秀涛,方大儒,沈玲,刘杏芹.CdO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
的影响.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23(9)
18.葛秀涛,刘杏芹,李永红.掺杂SO42-对In2O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19(4)
19.李永红.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化学工程师,2005.6
20.李永红.微波促进有机反应原理及微波有机合成仪.化工时刊,2005.(19)10.
21.李永红,沈玲,李跃明.微波辐射在无溶剂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6)
22.李永红,沈玲,李跃明,刘孝恒.微波辐射无溶剂氯化铜催化合成β-萘乙醚.
食品工业科技,2006.11.(国家级)
23.李永红.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及其应用.化学工程师,2006.8.
联系方式:0550-3511052(办公室)-EMAIL:-Lyh6108@126.com
李永红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永红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