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杨光岐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郑州华信学院
所在院系:管理系
所在地区:河南
所在城市:郑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69055.html
杨光岐老师介绍
杨光岐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1948.2
行政职务 副院长 专业职务 教授 研究专长 课程与教学研究
工作单位 郑州华信学院 邮政编码 451150
联系电话 (0371)62632501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预期研究
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论文 预计
完成时间
1年
二、课题论证
1.选题意义;2.研究基础;3.研究内容(主要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4.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 选题意义
(1)本研究立足对新郑黄帝文化的研究,使人们尤其是大学生深刻认识黄帝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有利于炎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2)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往往忽略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认为,旅游有可能负担起传统文化传承的角色,因此,新郑黄帝文化如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的培养等工作都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旅游的本质是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对新郑黄帝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有利于加强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凝聚力,使我们有可能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大业尽一份绵力。
(4)对地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建言建策。如何做到既能够发展旅游业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是一个十分急迫的课题。我们相信,通过研究,有可能给地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2. 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是一支优秀的团队。
杨光岐教授多年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经验丰富,有专著《会学=学会教学思想》、《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等,可以从教育学方面、尤其是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关系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引导、把握。
王军华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教育教学,长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浅议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改革》、《高职高专考试方法改革初探》,尤其擅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侯亚伟,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本科专业是历史学,研究生阶段专业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向是传统文化,其硕士论文《元代皇室祭祖文化研究》是对传统祭祀研究的文本,对新郑黄帝祭祀这一问题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并且已经搜集了大量有关新郑黄帝文化的资料,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焦瑞,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硕士,本科专业是文学,硕士专业是民俗学,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对民间文化有较深厚的研究基础,精于田野调查。其论文《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及硕士论文《侗歌与性别传承》为新郑黄帝文化的传承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刘华老师虽然较年轻,但和其他几位组员一样,长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擅长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之,我们是一支理论过硬、基础扎实、学科背景结构合理、充满实干精神的优秀团队,完全可以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 研究内容
第一,新郑黄帝文化的内涵及本质;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研究;
第三,如何吸纳新郑黄帝文化为旅游专业课程资源;
第四,如何旅游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为新郑黄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贡献。
(1)主要思路
新郑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对民族的形成、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有式微的迹象,尤其是民间口承文化更是如此,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之急需。
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它在我国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但是,旅游业显然不能仅仅是创造经济利益的产业,它还负担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因此,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于是,如何将新郑黄帝文化和旅游管理课程教学相结合,开发优秀的课程资源,如何使大学生理解并能够主动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在做导游、旅游业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的过程中以及未来旅游业开发的决策中,主动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够将之发扬光大,便成了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主要思路。
(2)研究视角
我们将通过将新郑黄帝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开发优秀的课程资源,探索如何使大学生理解并能够主动承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角色,为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做贡献。
(3)研究方法
第一,田野调查与文献解读相结合。我们将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积极到民间去搜集口承资料,并将之与文献资料相印证,相发明。
第二,我们还将制作调查表,在民间和大学生中进行发放,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数据统计、概率分析等)相结合,对黄帝文化的传承与旅游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状况做微观分析。
第三,从多学科交叉的立场,集中运用参与观察、深描说、深度访谈、主位客位转换等方法,全面搜集相关资料(文史资料、口头文献,影音资料等),切实把握文化传承的真实情形,并通过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相结合,探讨出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来为新郑黄帝文化的传承保护做贡献。
(4)研究途径
将通过探讨新郑黄帝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中如何开发,以在大学生中传播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点探讨对新郑黄帝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5)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开发新郑黄帝文化;如何通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来传承、保护与发扬象新郑黄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
(6)重要观点
第一,新郑黄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文化复兴的前提和根本,是当前旅游教育工作的重点。
第二,旅游教育不仅承担培养旅游人才的任务,它还应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贡献,因此,有必要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问题。
第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充分吸纳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对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
4. 创新程度
本研究具有全面创新的性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新郑黄帝文化还是第一次。
第二,将新郑黄帝文化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相结合,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操作的层面,都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以往的研究总是拘拟于历史学或者旅游学的角度,而本研究整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民俗学、旅游学,从多学科结合角度进行的至今尚少,有利于科际整合的实践。
5. 理论意义
第一,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有利于科际整合的实践。
第二,可以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模式: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过于重视经济、管理层面的误区,也可以发挥拯偏救弊的作用。
6.应用价值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开展提供直接的参考,研究成果将可以直接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第二,为新郑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特别是引起有关部门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并能较快产生社会现实效应。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
(1)课题
①杨光岐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企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会学=学会教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②侯亚伟
参加杨建新先生主持的《清史?民族志》大型项目,负责《保安族志》的编写工作;
参加徐黎丽先生《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的编写工作,负责西汉部分约5万字。
③焦瑞
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科研论文。
(2)专著
杨光岐著:《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杨光岐著:《会学=学会教学思想》,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8月。
(3)论文
杨光岐,《教学过程新五段论》,《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侯亚伟,《呼罗珊之役对伊利汗国与蒙古诸汗国的影响》,《卫拉特研究》,2006年5月;
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王军华,《旅游外部性问题初探》,《科技与企业》, 2006年7月;
王军华,《〈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浅谈》,《财富时代》,2006年8月;
王军华,《浅议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科技与企业》,2007年1月;
王军华,《高职高专考试方法改革初探》,《财富时代》,2007年1月;
侯亚伟,《元代皇室祭祖文化研究》,约8万字;
焦瑞,《侗歌与性别传承》。
(4)调查报告
焦瑞:《桂北-漓江流域耕读传家习俗与现代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和临桂县横山村文化教育历史与现状调查报告》参与广西师范大学第七届“创新杯”大学生科技学术和创业计划竞赛活动,获得校级二等奖。
2.研究成果社会评价
杨光岐的教育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很高的评价,曾任信阳师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并受聘为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而今受聘郑州华信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管理。王军华的有关论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侯亚伟的《保安族志》的编写受到清史编委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硕士论文《元代皇室祭祖文化研究》,在传统祭祀文化的研究方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为新郑黄帝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焦瑞尤其对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刻,经常深入到民间做田野调查,写出了不少较有影响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3. 资料设备及经费预算
录音笔500
数码相机1500
图书等文献资料购置、文印费2000
期刊网络资源使用费1000
差旅费1000
公关费800
调查报告、论文发表版面费3200
约计10000元
4.时间保证
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以及寒暑假、周末。
都为资料收集、田野调查提供了契机与时间保障,学校所在地为新郑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三月三黄帝祭祀提供便利。
5.资料设备
(1)华信学院图书馆以及学校购买的如cnki论文数据库、超星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
(2)郑州、新郑等地的文化局、图书馆、博物馆所收藏的有关地方志、历史笔记、实物资料提供了最权威的一手资料;
(3)对过田野调查可以搜集到大量的民间口承资料,这对我们的研究尤为重要。
6.科研手段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数据统计、概率分析等)相结合,对炎黄文化的传承与旅游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状况做出总体分析。
(2)从多学科交叉的立场,集中运用人类学参与观察、文化深描、深度访谈、主位客位转换以及动态发展的方法,全面搜集相关资料(文史资料、口头文献,影音资料等),切实把握它们对文化传承的真实情形,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策略。
(3)田野调查与文献解读相结合。我们将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积极到民间去搜集口承资料,并将之和文献资料相印证,相发明。
杨光岐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杨光岐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