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陈建生
0.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河海大学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87592.html
陈建生老师介绍
陈建生
简  介
男,1955年11月出生,汉族,江苏泗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同位素水文所所长;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0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和1999年两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1996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进入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
2004年11月在英国《自然》杂志432卷(NATURE)上发表了“地下水维系沙丘景观”的论文;2009年3月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地质学》(GEOLOGY)上发表了“丝绸之路上的上升泉”,该文被《自然-地球科学》选为研究亮点进行了专题介绍,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2009年4期的“Research Highlights”专栏中。
研究方向
1、岩土渗透破坏理论与地质灾害的防治;
2、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同位素水文学研究;
3、土工试验探测方法研究与信息处理技术;
4、同位素水文学。
获奖荣誉
1. 单井同位素示踪地下水流向流速仪,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第一完成人);
2. 单井同位素示踪地下水流向流速仪,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第一完成人);
3. 同位素及天然示踪法探测坝基渗流场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第一完成人);
4. 坝基渗流场探测中多含水层稳定流混合井流理论与综合示踪法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第一完成人);
5. 广义稀释法及非汛期堤坝渗漏示踪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6.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左岸山体渗漏探测同位素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第二完成人);
7. 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第四完成人);
8. 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第四完成人)。
专 利
1. 发明专利:单井同位素示踪法测地下水流速流向装置,(第一完成人),1989,专利批准号:85107160.0
2. 发明专利:电离室同位素示踪单井中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装置,(第一完成人),1989,专利批准号:86104175.5
3. 发明专利:单孔中测定渗透流速广义示踪稀释方法,(第一完成人),2001,专利批准号:ZL 01 1 34156.4
研究课题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裂隙岩体渗流能量传递热源法及示踪理论研究(50179009);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西走廊盆地地表水-基岩裂隙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50809024);
3. 主持国际原子能机构TC援助项目:“同位素水文学方法研究黑河地下水补给源”(PRC/08/015);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预研项目“同位素水文学方法研究巴丹吉林沙漠及相邻地区地下水形成机理” (50579017);
5.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资助计划(A类)
6. 水利部重点项目:“黄壁庄水库副坝塌坑原因同位素示踪探测分析”(主持);
7. 水利部重点项目:“黄河小浪底左坝渗漏通道同位素示踪方法探测与研究”(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水工混凝土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50139030)。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180余篇,主要论著目录:
1. Jian Sheng Chen, Ling Li, Ji Yang Wang, D.A. Barry, Xue Fen Sheng, Wei Zu Gu, Xia Zhao, Liang Chen, Groundwater maintains dune landscape, Nature, Vol(432)459-460
2. Jian Sheng Chen & Chi-yuen Wang,Rising springs along the Silk Road,Geology,2009,(37):243-246
3. CHEN Jiansheng, ZHAO Xia, SHENG Xuefeng, Wang Jiyang, GU Weizu, CHEN Liang,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Water Recharge to Lakes and Immovable Megadun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ACTA GEOLOGICA SINCA, (English Editio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2005 79(4):541-546
4. Chen Jiansheng, Fan Zhechao, Study dam-detouring leakage at the left abutment of xiaolangdi reservoir using nature tracers, the 22nd ICOLD Congress, Barcelona, Spain, 2006
5. Chen Jiansheng, Fan Zhechao, Dong Haizhou, Study dam-detouring leakage at left abutment of Xiaolangdi reservoir using nature tracers, Dams and Reservoir, Societi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21st Century-Berga et al (eds), Talor & Francis Group, 2006, London, ISBN 0415 404231, 657-665
6. CHEN jiansheng, ZHAO Xia, SHENG Xuefen, DONG Haizhou, RAO Wenbo, & SU Zhiguo,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megadunes and lakes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Inner Mongol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24):3026-3034
7. CHEN Jiansheng, ZHAO Xia, FAN Zhechao, WANG Jiyang, Isotope Method for Confined Groundwater Recharge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ner Mongolia,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ty of China, 2007, 81(4):668-673
8. Chen Jiansheng & Dong Haizhou, Study of fissured-rock seepage flow with isotope tracer method in single borehol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Volume 44 Supplememnt, Auguest 2001, p 108-113
9. Chen Jiansheng and Dong Haizhou, Seepage Flow in Fissured-rock of a Single Borehole and Its Isotope Tracer Test,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ISSN 1004-3543, Overseas Edition, Vol.9 No.4, December 2000,423-430
10. Chen Liang & Jian-sheng Chen, Integrated tracer method in dam/dyke leakage inversitigation, New Developments in Dam Engineering, A.A. Balkema Publishrs, 2004 Taylor & Francis Group plc, London, UK, 223-228
11. Jian-sheng Chen, Hai-zhou Dong, Zhe-chao Fan & Liang Chen, Applying hydrogen oxygen isotope tracer method to study the seepage of dam dyke, New Developments in Dam Engineering, A.A. Balkema Publishrs, 2004 Taylor & Francis Group plc, London, UK, 213-222
12. 陈建生,探测地下水参数的同位素示踪仪及其应用, 物理,第18卷,第4期,1989..
13. 陈建生, 地下水同位素示踪仪, 核技术, 第15卷第3期, 1992.
14. 陈建生,董海洲,吴庆林,樊哲超,陈亮,乔冠军,孟文琦,虚拟热源法研究坝基裂隙岩体渗漏通道,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2):4019-4024
15. 陈建生,樊哲超,董海洲,吴庆林,孟文琦,乔冠军,热源法探测陡河水库左坝肩绕坝渗漏通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第6期,61-65
16. 陈建生,赵霞,盛雪芬,汪集旸,顾慰祖,陈亮,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与湖泊水补给源,地质学报, 2005,79(4):675
17. 陈建生,赵霞,塔里木盆地与北山高放废物处置地质环境安全性对比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Supp.1 No. 192):3297-3303
18. 陈建生,赵正信,陈亮,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在堤坝渗漏研究中的应用, 人民黄河,2008,30(8):21-25
19. 陈建生、陈亮、焦月红、董海洲,水流含沙量同位素监测系统,河海大学学报,第30卷第3期,2002年5月,P 96-98
20. 陈建生、戴鸿贵, 同位素113m In在地下水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核技术, 第10卷, 第7期, 1987
21. 陈建生、董海洲,井中测定流速广义示踪稀释物理模型,水利学报,2002年9月,122-130页
22. 陈建生、董海洲、陈亮,采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北江大堤石角段基岩渗漏通道,水科学进展,第14卷,第1期(总第52期),2003,57-61
23. 陈建生、董海洲、陈亮、杨松堂,黄壁庄水库副坝塌坝原因的同位素方法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004.9,32(5):542-545,
24. 陈建生、董海洲、陈亮、杨松堂,用环境氢氧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新安江大坝渗漏,核技术,2005,28(3):239-242
25. 陈建生、董海洲、樊哲超,陈亮,示踪法对小浪底坝区绕坝渗漏通道的研究,长江科学院院报,第21卷第2期,2004,4月,14-17
26. 陈建生、董海洲、李兴文、周华文,新安江右坝裂隙岩体渗流同位素示踪研究,水科学进展,第12卷,第3期,2001年9月,p336-342
27. 陈建生、董海洲、余波、陈亮,利用线热源法研究堤防集中渗漏通道,地球物理学进展,第18卷,第3期, 2003,400-403
28. 陈建生、杜国平、郑 正、刘怀成,多含水层稳定流非干扰多孔混合井流理论及示踪测井方法,水利学报,第5期,
29. 陈建生、樊哲超、汪集旸、顾慰祖、赵霞,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地球学报,第24卷,第6期,2003,497-504
30. 陈建生、方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喀斯特地区地下水, 南京大学学报,第25卷第3期,1989.
31. 陈建生、方杰等, 同位素方法在枣庄市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研究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第1期,1988.
32. 陈建生、李兴文、赵维炳,堤防管涌产生集中渗漏通道机理研究,东南大学学报,第5期,2000
33. 陈建生、李兴文、赵维炳,堤防管涌产生集中渗漏通道机理与探测方法研究,水利学报,第9期,2000.
34. 陈建生、刘建刚,北江大堤石角段渗漏探测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7月,第24卷 第4期(总130期),436-441
35. 陈建生、刘建刚、董海洲、陈亮,环境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新安江右坝肩绕坝渗漏,中国工程科学,第6卷,第1期,2004,57-63
36. 陈建生、刘建刚、焦月红,接触冲刷发展模拟过程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03,5(7):33-39(重点基金:50139030)
37. 陈建生、汪集旸,阿尔金断裂中地下河对北山修建核废物库的不利影响,水利经济,2005,(23)1:9-13
38. 陈建生、汪集旸,试论阿尔金断层的导水性对西部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水利经济,2004,(22)4:1-8
39. 陈建生、汪集旸、赵霞、盛雪芬、顾慰祖、陈亮、苏治国,同位素方法研究额济纳盆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地质论评,50卷,(6)649-658,2004
40. 陈建生、汪集晹,试论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库的发现对西部调水计划的影响,水利经济,2004,(22)3:28-32
41. 陈建生、王媛、赵维炳,裂隙岩体渗流井流理论及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水利学报,第11期,1999.
42. 陈建生、王媛、赵维炳,钻孔与岩体裂隙斜交渗流场井流理论与示踪方法研究,水利学报,第12期,1999.
43. 陈建生、杨松堂、陈亮、董海洲、蒋红星,同位素示踪测定地下水流向中的异常现象分析,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6月,148-152
44. 陈建生、杨松堂、樊哲超,孔中测定含水层渗透流速方法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26)3:327-330(自然科学基金50179009)
45. 陈建生、杨松堂、刘建刚、陈亮,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在堤坝渗漏研究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3)12:2091-2095
46. 陈建生、易永森等, 海子水库南付坝131I示踪测渗试验, 核技术, 第12卷第3期, 1989.
47. 陈建生、余波、陈亮,利用地下水温度场研究江都高水河船厂段堤防的渗漏,岩土工程界,第5卷,第12期,2002年
48. 陈建生、张发明、张虎成,龙羊峡大坝同位素示踪方法探测渗流场研究,河海大学学报,第6期,1999.
49. 陈建生、赵维炳,单孔示踪方法测定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河海大学学报,第3期2000.
50. 陈建生、赵霞、汪集旸、顾慰祖、盛雪芬、苏治国,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钙华与根状结核的发现对研究湖泊水补给的意义,中国岩溶,第23卷第4期,277-282,2004
出版专著
堤坝渗漏探测示踪新理论与技术研究,陈建生,董海洲,科学出版社,2007
同位素示踪测井,刘光尧、陈建生,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获得华东13省市科技图书2等奖)
主讲课程
1.渗流理论与堤坝渗漏探测实践
2.高等土力学渗流部分
3.同位素水文学
4.博导专题讲座
学生培养
已培养 博士生:刘建刚 、董海洲、凡哲超 、赵霞、王新建、叶合欣、童海滨硕士生:李兴文、焦月红、胡如军、杨松堂、余波、陈亮、李广场、葛建、从建、崔荣方、钟启明、陆艳梅、车友明、白兰兰、 刘长吉、李军华、戴双庆、郭国林、董德中、何松云、唐泉涌、龚永康、王开材、王婷、张培、吴勇、赵正信、朱前林现指导 博士生: 李兴文、王永森、林统、梁越、孙晓旭、刘晓艳、黄平华、姜三元、硕士生:张开普、刘洋、沈坚强、肖军、王宇铭、赵迪、张茜、费道花、张小燕、程渭、徐纪廷、侯超虎、韩磊留学生:Kieu Minh The
联系方式
办公室:岩土楼411 联系电话:025-83787734,83787033
E-MAIL:jschen@hhu.edu.cn
陈建生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陈建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陈建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