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祖军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法学院
所在地区:重庆
所在城市:重庆
评论次数:3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15675.html
李祖军老师介绍
李祖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2月生于四川威远。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兼任重庆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诉讼法学会会员、重庆市政府、市人大法律咨询专家、重庆市海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仲裁法学、律师与公证学的教学和科研。
勤勉为人
  李祖军出身于农民家庭,家里生活条件很艰苦,他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1977年高中毕业后就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那时,每天的教学任务很繁重,一个人教一个班级语文、数学、音乐等全部课程。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招生,他报名参加考试。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只能起早贪黑自学备考。在经历三次高考失败后,终于在1980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
  这段将近四年边工作边学习的经历,对李祖军的人生影响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并藉此增长了社会阅历,他说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也得益于四年教书经历。
  来到大学后,李祖军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优异。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锻炼身体,朗读英语。晚上寝室熄灯之后,和同学在靠近厕所的电灯下摆张桌子继续看书,经常看到夜里一两点钟。正是这段日以继夜地刻苦努力,为日后的教学科研打下了扎实的法学基础。另外,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担任班级团总支副书记,主管班级文艺活动。他本人也多才多艺,擅长男中音和朗诵。
  从外表上看,李祖军为人随和,语言幽默,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的。他自己强调说他特别能吃苦耐劳,工作起来很卖命。多年来他在教学、科研、司法实践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这与他多年的勤勉奋斗是密不可分的。他经常对他的研究生说:“我特别讨厌人的两个缺点,一个是懒惰,另一个就是愚昧。而在一般情况下,愚昧是由懒惰造成的。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基本取决于个人的勤奋程度。”
尽职为师
  李祖军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民法教研室任教,1985年准备攻读民法学硕士研究生,因得到常怡老师的赏识,他开始转读民事诉讼法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转入诉讼法教研室。他讲课声情并茂、风趣幽默,极富感染力。他注重将枯燥的民诉理论与亲自办理的司法案件、亲眼目睹的司法现状结合讲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是诉讼法教研室的几张“铁嘴”之一,他的民诉课堂堂爆满,甚至有很多同学站着旁听。他认为“凡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是做起来相对容易的事”,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用幽默、有影响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李祖军及教研室其他老师的努力下,《观摩、模拟、案例教学法》获1989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1992年司法部组织的首次法学院校课程质量评估中,《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A级优质课程;1993年,《民事诉讼课程建设与运作机制》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常怡是李祖军的硕士和博士时期的导师,他引领李祖军进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因为常怡如慈父般的多次挽留,使李祖军能够安心坚守在教学科研岗位,他幽默地说“成也常老师,败也常老师。因为常老师的挽留使得学校多了一位名师,却使得律师界少了一位杰出的律师。”当然他本人也非常喜欢教师职业,当教学任务与其它相冲突时,总是优先选择教学。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体悟到了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此事倾注极大热情和智慧,可以说是乐此不疲。“一个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并喜欢的事业,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如今,李祖军老师自己也已经成为硕士、博士生导师,他指导学生秉持“外松内严”的风格。在生活中给予学生如父如兄般的照顾,经常和学生一起聚餐娱乐。但对学生的学习却严抓不懈,无论是平时论文习作,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是悉心指导、严格要求。
务实为学
  李祖军从大学毕业后多年来一直兼职从事司法实务工作,也经常为法官、检察官授课,这使得他对中国司法现状有较为清晰透彻的认识,他眼中的司法问题相当具体,也使得其学术研究相当务实,他反对空谈理论,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民事诉讼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民事诉讼理论也不能离开司法实践,如司法改革、司法腐败、执行难、民事诉讼法修改等问题,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现实的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基本诉讼制度在现时中国发挥功效,基本理论失去中国实践其功效就会大打折扣。”
  李祖军多年来一直在这种学术研究道路上努力探索,目前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近30篇。他的《民事诉讼目的论》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民事诉讼目的的专著,提出的利益保障说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此外,他在程序公正、诉讼效益、民事再审、庭前程序及答辩状规则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
  18岁来到西南政法大学求学的李祖军如今已逾不惑之年,一名默默无闻的学子如今已经成为西南政法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虽然他在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正如他经常对他的研究生所说:人到任何时候,吃苦耐劳的本性不能丢,人应该保持正直、善良的本性,并对自己所喜欢的事业投入最大的热情。
李祖军老师教学评价(3条)

上课幽默风趣,体系贯通,不是一般语言可以形容的,真的是一位非常之优秀的老师~

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上课很生动很活跃,属于重点突出的类型,特别适合悟性高的学生

听了老师的课,才第一次感到觉得民诉很有意思,支持李祖军老师和李龙老师~超爱~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祖军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