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王尚义老师介绍
王尚义,男,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北京大学城环系历史地理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定职为教授。现兼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现任山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太原师范学院院长,兼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古都学会会长,山西省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三.著作及发表论文:
1.《中国古都研究(二十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
4、《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山西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6、《山西经济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7、明代汾河泻湖为田及对种植业的负面影响 中国地方志 2006年5月
8、从汾河上游地名透视环境变迁 沧桑2006年4月
9、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年2月
10、鄂尔多斯高原近四十年气候变化的研究 中国沙漠2005年25(6)
11、关于晋阳古地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都研究(二十辑)2005年5月
12、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型及应用 水利水变技术 2005年5月
13、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潮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遥感信息2005年3月
14、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探讨秦统一全国的历史必然性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15、山西省人口分布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4年4月
16、论晋商商贸活动的地理区域划分及扩展机制《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讲》论文集(商务出版社)2005年12月
17、山西省人口分布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4年4月
18、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 地理研究 2004年3月
19、毛乌素沙地变迁之再认识《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
20、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 地理学宝2003年1月
21、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 中国农民2003年3月
22、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 光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
23、创新人才管理和开发机制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3月
24、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月
25、加快黄土高原整治 再造西北秀美山川 内部参阅(人民日报总编室主办)第42期(总第637期)2002年11月8日
26、四十八年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明鉴 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日
27、统万城的兴废与毛乌素沙地之变迁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月
28、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0年4月
29、刍仪山西商业经济的历史发展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年1月
30、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变迁及湮塞 地理学宝1997年3月
31、刍仪态行把经济起历史变迁 地理研究1997年1月
四、参加与主持课题研究:
1、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安全研究(40471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1 -2007.12
2、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地安全研究(20051082)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7.12
3、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6.1-2006.12
4、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041049-1),山西省软科学课题,2004-2005
5、山西省历史地理——沿革地里卷的研究与编纂,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3-2004
6、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机制研究(DFB010567),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2-2003
7、晋商兴衰的区域研究(021033),山西省软科学重点课题,2002-2003
8、山西省人口分布于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山西省人口第五次普查资料开发课题,2002-2003
9、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01BJL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2001-2003
五、获奖情况:
1989年被中国地理学会评为全国地理先进工作者
1993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
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3年获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百部工程”一等奖
2004年获山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优秀奖
社会兼职: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古都学会会长,山西省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地理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硕士生导师。
三.著作及发表论文:
1.《中国古都研究(二十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7月
4、《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山西经济地理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6、《山西经济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7、明代汾河泻湖为田及对种植业的负面影响 中国地方志 2006年5月
8、从汾河上游地名透视环境变迁 沧桑2006年4月
9、太原市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分析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年2月
10、鄂尔多斯高原近四十年气候变化的研究 中国沙漠2005年25(6)
11、关于晋阳古地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都研究(二十辑)2005年5月
12、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型及应用 水利水变技术 2005年5月
13、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潮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遥感信息2005年3月
14、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探讨秦统一全国的历史必然性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15、山西省人口分布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4年4月
16、论晋商商贸活动的地理区域划分及扩展机制《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讲》论文集(商务出版社)2005年12月
17、山西省人口分布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4年4月
18、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 地理研究 2004年3月
19、毛乌素沙地变迁之再认识《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
20、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中游土地利用之关系 地理学宝2003年1月
21、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 中国农民2003年3月
22、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 光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
23、创新人才管理和开发机制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3月
24、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月
25、加快黄土高原整治 再造西北秀美山川 内部参阅(人民日报总编室主办)第42期(总第637期)2002年11月8日
26、四十八年黄土高原治理的历史明鉴 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日
27、统万城的兴废与毛乌素沙地之变迁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1月
28、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0年4月
29、刍仪山西商业经济的历史发展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1年1月
30、太原盆地昭余古湖的变迁及湮塞 地理学宝1997年3月
31、刍仪态行把经济起历史变迁 地理研究1997年1月
四、参加与主持课题研究:
1、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安全研究(40471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1 -2007.12
2、历史时期汾河上游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地安全研究(20051082)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7.12
3、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6.1-2006.12
4、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041049-1),山西省软科学课题,2004-2005
5、山西省历史地理——沿革地里卷的研究与编纂,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3-2004
6、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机制研究(DFB010567),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2-2003
7、晋商兴衰的区域研究(021033),山西省软科学重点课题,2002-2003
8、山西省人口分布于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山西省人口第五次普查资料开发课题,2002-2003
9、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01BJL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2001-2003
五、获奖情况:
1989年被中国地理学会评为全国地理先进工作者
1993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获山西省教委人文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
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3年获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百部工程”一等奖
2004年获山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优秀奖
王尚义老师相关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