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杨军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大气物理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56026.html
杨军老师介绍
杨军,男,1971年生,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获气象学博士学位。2000.10-2002.06受韩国科技部21世纪杰出人才(BK21)计划资助在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气溶胶、大气辐射、中小尺度数值模拟。
电子邮件: jyang@nuist.edu.cn; jyjyang@163.com
主讲课程:云降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大气辐射、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气溶胶
代表成果:
学术论文:
17、Byun, Kun-Young, Jun Yang, and Tae-Young Lee: A snow-ratio equ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umerical snowfall prediction.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2008, 23(4), 644-658.
16、Byun, K.-Y., J. Yang, and T.-Y. Le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Microphysics Schemes. Journal of the Kore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7, 43(1), 59-75.
15、刘俊卿、杨军、强德厚:探索性数据分析在西藏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543-548。
14、黄蔚薇、杨军:沙尘气溶胶粒子表面变性对云滴形成过程的影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30(2):210-215。
13、Li, Zi-Hua, Dong Zhen, Jun Yang, and Shi-Hhong Hu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Effects of Humid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upon Imaginary Part of Refractive Index of Aerosol Particle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4, 18(4): 517-526.
12、 Zhu, Qian-Gen, and Jun Yang: On the Role of Tropospheric Aerosols in Regional-Continental Scale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imate Change (ISCC), Beijing, China, 31March~3 April, 2003: 377-379.
11、 杨军、朱彬、李子华: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气象学报,2001,59(6):795-802。
10、 Yang, Jun, De-Ping Zhou, Fu-Jiu Gong, Jian-Chun Gao, and Zi-Hua Li: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over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cta Meteoro. Sinica, 2000, 14(3): 373-382.
9、李子华、杨军、黄世鸿,考虑湿度影响的城市气溶胶粒子白天温度效应。大气科学,2000,24(1):87-94。
8、黄世鸿、李子华、杨军:中国地区边界层大气气溶胶辐射吸收特性。高原气象,2000,19(4):487-494。
7、杨军、周德平、宫福久:辽宁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0,23(2):196-203。
6、朱彬、李子华、黄建平、杨军、黄玉生、黄玉仁,西双版纳城、郊雾水化学组成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00,20(3):316-321。
5、Yang Jun, Li Zihua, and Zhu B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at Zedang and Jinghong, China. NUCLEATION AND ATMOSPHERIC AEROSOLS 2000: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olla, Missouri (USA), 6-11 Aug 2000, AIP Conf. Proc. 534(1): 650-653.
4、Yang Jun, Zhou Deping, Gong Fujiu, Gao Jianchun, and Li Zihua: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Liaoning, NE China. NUCLEATION AND ATMOSPHERIC AEROSOLS 2000: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olla, Missouri (USA), 6-11 Aug 2000, AIP Conf. Proc. 534(1): 747-750.
3、杨军、李子华、黄世鸿,相对湿度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短波辐射特性的影响。大气科学,1999,23(2):239-247。
2、石春娥、杨军、孙学金等:重庆雾的三维数值模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20(3):308-317。
1、Shi, Chun-E, Zi-Hua Li, Jun Yang: 3D Model Study on Fog over Complex Terrain, Part I: Numerical Study,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6, 10(4): 493-506.
论著:
2、 李子华、杨军、石春娥、濮梅娟等,2008:地区性浓雾物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60pp。
1、 张利民、石春娥、杨军、李子华, 2002: 雾的数值模拟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38pp。
科研项目:
10、大气污染物与浓雾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2007-200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万元,主持
9、浦口区黄姚村采石场大气边界层特征,2007,部队委托,25万元,主持
8、沙尘气溶胶对降水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2004.01-200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万元,主持
7、东北冷涡天气系统人工增雨技术研究:2003.03-2004.12,辽宁省科技厅,1.8万元,主持
6、西藏中部大气气溶胶粒子物理特性的研究:1999.01-2000.12,中国气象局“九五”青年基金,2万元,主持
5、长江三角洲雾害监测预警及灾情评估研究:2007.11-2009.1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QX)2007-6-26),参加
4、中尺度涡旋及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能量学机制研究:2005.0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3、Numeric Study on Snowstorm over Korean Peninsula:2000.09-2002.06,韩国科技部/气象厅,参加
2、化学组分及大气环境对气溶胶辐射特性影响研究:1997.01-199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1、西双版纳地区辐射雾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成因研究:1997.01-199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荣誉与获奖:
4、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3、2006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2006年:中国气象学会第六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1、2005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兼职: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委员,
第12届江苏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杨军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杨军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