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周长春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481874.html
周长春老师介绍
周长春,男,1953年生,1983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学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育管理研究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教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质量管理、教育认证的研究。
近五年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论著目录
1.《农业科技写作》(副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
2.《科学写作方法论》(三作者之一),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
3.《农村科技咨询》(副主编 ),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
4.《应用写作基础》(主编),江苏农学院教材,1986年。
5.《农科教学法》,(主编), 农业出版社,1990年。
6.《专业与职业》(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
7.《祖国知识文库丛书(19种)》(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
8.《高校联合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执笔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9.《创新教育实验书系(21种)》(副总编),少儿出版社,1997年。
10.《高校分类分层标准探索》,(独著),研究出版社, 7-80168-096-0,2003年。
11.《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7-5639-1482-X,2005年 1月。
12.《江苏高教评论2006》(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978-7-81090-840-5,2007年3 月。
13.《教育质量管理》(二人合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江苏高教评论2007》(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45-5893-1,2008年3月。
15.《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参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
16.《ISO9000族标准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探讨》,《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6期。
17.《在和谐区域背景下建设“高教强省”》,《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30日。
18.《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测试分析报告——以2004年、2006年对江苏省98所高校的理工科大学生的调查为例》,《中国高教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07年第12期。
19.《建设高教强省 构建和谐江苏——江苏省高教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第6期。
20.《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7日。
21.《论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划分的依据》,《江苏高教》(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08年第3期。
22.《高校大学生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教育与职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9期。
2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教强省建设”探讨 》,《江苏高等教育评论-2006》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4.《学校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可行性》,《信息技术教育》, 2006年第10期。
25.《高等教育适应入世要求的差距分析及对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 》, 2002年第 3期。
26.《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分析》,《 煤炭高等教育 》,2002年第1期。
27.《 高校联合的目的分析》,《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1期。
28.《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二元调节机制》,《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29.《论教育的控制者——政府、教师、市场及考试委员会的作用及相互关
系》,《高教研究与探索》,1993年第1期。
30.《英国教育的演变与评述》,《大学教育论坛》,1993年第1期。
31.《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向——二元调节机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
32.《论考试的目的》,《高教研究》,1993年第1期。
33.《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体制》,《上海高教研究 》,1992年第1期。
34.《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探索(二)》,《江苏教育研究》,1992年第4 期。
35.《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探索(一)》,《江苏教育研究》,1992年第3期。
36.《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难的原因分析》,《煤炭高等教育》,1992年第 3期。
37.《关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几点思考》,《煤炭高等教育》,1991年第4期。
38.《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的问题》,《教育科学报》,1991年第9期。
39.《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存在问题之我见》,《教育研究》,1991年第2 期。
40.《区域高等学校协作研究》,《江苏高教发展战略研究》1991年第1期。
41.《农干校在农科教结合中的实践与探索》,《职教通讯 》,1990年第4期。
42.《江苏农村成人教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江苏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43.《大学语文的强大生命力在于结合专业》,《高教研究》,1987年第 2 期。
44.《加速造就新型农职教师资人才》,《高等农业教育》,1987年第3期。
45. 《编制高等农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原则初探》,《高等农业教育》,1987 年第1期。
二、承担科研课题目录
1.“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验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规划课题,在研,主持人。
2.“紫琅学院贯彻ISO9000族质量标准的研究”,委托研究课题,在研,主持人。
3.“构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研,主持人。
4.“世界气象科学发展的走向与我国气象教育改革研究”,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在研,主持人。
5.“高校分类分层标准的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在研,主持人。
三、主要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在研项目)
1.1985年 “江苏农学院先进个人”。
2.1988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1989年 扬州市青联委为“七五”建设出成果作贡献竞赛活动 一等奖。
4.1991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1992年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省高教学会 三等奖。
6.1995年 “关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几点思考”, 煤炭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
7.1993年 “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向——二元调节机制”,省教委 三等奖。
8.1994年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新体制”, 上海市高教学会 三等奖 。
9. 1999年 “高校联合研究总报告” 国家教育部 二等奖。
10.2002年 省社科联40周年评选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工作者”。
11.2003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2.2003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13.2005年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二等奖。    
14.2006年 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15.2006年  全国高校版协 “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  
16.2007年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参加重要学术会议论文目录
1.《未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工程——质量认证》 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
2.《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中国高等教育学2007年年会。
3.《民办高等教育――从补充教育到选择教育的转变》江苏民办高校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
4.《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探讨》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
5.《江苏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思路》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
周长春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周长春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