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永民(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所在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所在地区:河南
所在城市:郑州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36661.html
张永民(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老师介绍
个人情况
工作单位: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3年12月9日学历:博士研究生民族:汉族
职称:副研究员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92.9-1996.7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本科;
1996.9-1997.8河南省延津县第一职业技术中专教书
1997.9-2000.7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攻读生态学硕士
2000.9-2003.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攻读生态学博士,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奥一等奖学金
2003.7-2005.6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6-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任教
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3S技术及其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
参与的主要科研工作
1992.9--1996.7(本科期间)
1.参加河南省第四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地方委托项目)
2.郑州市不同硬化地面悬铃木的氮代谢研究(地方委托项目)
1997.9-2000.7(硕士期间)
1.大棚油桃碳代谢、花粉发育及果实品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地方委托项目)
1997.9-2003.6(博士期间)
1.我国北方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年)(地方委托项目)
3.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21世纪的粮食安全(农业部)
2003.7-2005.6(博士后期间)
1.典型县耕地资源分布与生态退耕遥感监测(国土资源部)
2.地貌制图(中国科学院)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森林公园旅游活动生态效应的变化机制及调控研究”(30200040)(2003~2005).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景观形成机制的土地覆被动态及其对水土过程的影响”
2005.6~
1.平顶山市新华区旅游总体规划。
2.平顶山市湛河区旅游总体规划。
3.内黄县枣乡旅游规划。
4.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系列报告的翻译和出版(2005.11~2006.12)(国际合作项目)。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编号:07BJL055),2007.7—2009.6。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文地理系统的对称性研究”(编号:40771061)(2008~2010年)。
发表论文
硕士期间
1.董中强,张永民,等.河南烟区与云南优质烟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河南气象,2000,(20).
2.董中强,王纯枝,张永民,等.温棚樱桃生产丰欠年的气候分析.河南气象,2001,(3)
博士期间
1.张永民,赵士洞,钟林生,.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研究.资源科学,2002,24(5):19~25.
2.张永民,赵士洞.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74~181.
3.张永民,赵士洞.生态保护背景条件下奈曼旗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变化.资源科学,2003,25(2):43~51.
4.张永民,赵士洞.近5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耕地动态变化的政策因素分析—以赤峰市为例.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集).2003,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187~196.
5.张永民,赵士洞,VerburgP.H.CLUE-S模型及其在奈曼旗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模拟中的应用.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10~318.
6.张永民,赵士洞,张克斌.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动态模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3):68~73.
7.ZHONGLinsheng,ZHANGYongmin,ZHAOShidong,etal.2002.LandusechangesandtheirecologicaleffectsinQian’anCountyduringthepast50years.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03,13(4):422~428.
博士后期间
1.张永民,赵士洞.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429~435.
2.张永民,赵士洞,VerburgP.H.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4,19(1):29~37.
3.赵士洞,张永民.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内涵及挑战——介绍《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地球科学进展,2004,19(4):650~657.
4.张永民,周成虎,李宝林,等.张北县1:10000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资源科学,2004,26(6):38~46.
5.张永民,赵士洞,周成虎,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以通辽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461~470.
6.摆万奇,张永民,阎建忠,等.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地理研究,2005,24(2):206~212.
2005年6月以后
1.李立伟,张永民,郭芳.河南农田林网生态效益价值评估.林业资源管理.2005,5:38~40.
2.张永民,周成虎,郑纯辉,李立伟.沽源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资源科学,2006,28(2):88~96.(CSSCI)
3.张俊,周成虎,张永民,等.张北生态退耕遥感监测与评价.资源科学,2006,28(2):104~108.(CSSCI)
4.张永民,周成虎,张旸.图像数据融合的地貌类型识别分类与制图.地球信息科学,2006,8(2):131~136.(CSCD)
5张永民,王云霞,席桂萍.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30~33.(CSCD)
6赵士洞,张永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成就、贡献和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6,21(9):895~903.(CSCD)
7张永民,赵士洞.全球生态系统的状况与趋势,地球科学进展,2007,22(4):403~409.(CSCD)
8张永民,赵士洞.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状况与趋势,地球科学进展,2007,22(5):515~520.(CSCD)
9ZHANGYang,ZHOUChenghu,ZHANGYongmin.A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approachtolandusestudiesintheSuzhou-Wuxi-Changzhouregion.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07,17(2):234~244.
10张永民,赵士洞.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未来变化的情景,地球科学进展,2007,22(6):605~611(CSCD)
11张永民,赵士洞.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7,22(7):748~753(CSCD)
12张永民,赵士洞.多尺度评估的贡献及经验教训,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851~856(CSCD)
13张永民.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与分析——以河北省沽源县丰元店乡为例,干旱区地理,2007,30(6):981~987(CSCD)。
14.张永民,赵士洞.全球荒漠化的现状、未来情景及防治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8,23(3):306~322(CSCD)
15.张永民,钟林生.松嫩平原典型盐碱化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9期待出。
16.张永民,赵士洞.全球湿地的现状、未来情景及管理对策,地球科学进展,2008,23(5)待出(CSCD)
参与编写的专著
1.唐华俊,陈佑启,邱建军,等.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第七章,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CLUE模型及其应用).2004,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译著
1.张永民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2007.3,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赵士洞,张永民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综合报告》.2007.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赵士洞,张永民译.《我们人类的地球:提供给决策者的概要》.2007.5,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张永民(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老师教学评价(1条)
举报cucdc网友 2008/5/4 8:14:47

张老师,我很喜欢您,刚看到您的人生履历,很崇拜您,希望将来我可以像您一样写满人生的乐章。也想对您说,这一年半来您辛苦了,谢谢您!虽然我们有过误会,有过隔阂,但是大家都知道您是最负责的老师!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永民(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