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王华昌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1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367149.html
王华昌老师介绍
1947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65.9~1970.7: 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
1980.9~1983.5: 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3.10~1994.10:乌克兰冶金科学院进修一年。
工作简历
1970.8~1980.8:湖北第二机床厂技术工作;
1983.6~1992.10: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讲师;
1992.11~1996.11: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12~2003.12: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1~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1、材料成形理论及CAE/CAD/CAM一体化,
2、梯度材料与模具技术,
3、模具表面强化技术。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编号:50275112),横向合作项目多项。
主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编号:50675165),28万元,
2、开发模具TD处理技术,横向合作项目,15万元,
3、模具寿命技术开发项目3项,10万元。
主要奖励及荣誉
1、开式模锻毛边理论优化设计法及提高锻模寿命的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排序第一;
2、汽车曲轴热模锻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与提高锻模寿命的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排序第一;
3、汽车前轴热模锻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与提高锻模寿命的研究,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排序第一;
4、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近期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30 多篇,其中有 5 篇(次)被"SCI"、"EI"、"ISTP"收录。代表性论文(限10篇以内)如下:
1、Model-element Analytic Method for Plastic Forming of Material.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 18(1),44~46( SCI,EI收录)
2、塑性加工中的一种广义有限元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35(1),21~24(EI收录)
3、挤压理论在开式精密模锻中的应用. 第五届中日精锻学术会议论文集, 1(4),50~52
4、基于滑移线理论的一种模型单元. 塑性工程学报, 26(2)11-13(EI收录)
5、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时域区段的划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5(8),43-47
6、锻模综合应力有限元仿真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1(5).32-34(EI收录)
7、提高锻模寿命的表面处理技术研究.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3),99-101
8、碳钢混合盐浴渗钒时覆层厚度与含碳量及保温时间的关系.热加工工艺,2005(10),34-36
9、Cr12MoV钢盐浴渗钒的组织与性能.热加工工艺,2005(4),36-38
10、热锻模综合应力与弹性模量关系的有限元分析.锻压技术,2005,30(4),86-89
研究组主要成员
青年教师:李爱农(副教授,博士),王华君(副教授,博士后);
硕士生:龚明亮,王俊,张中圣,郑春光,汤育玺,金浩,王光松,付劲松
博士生:刘秀娟,杨春,潘成刚,张凤成
联系方式
电话:027-62849460
E –mail:wanghch@mail.whut.edu.cn
实验室:机电大楼404室
王华昌老师教学评价(1条)

总之是非常棒。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王华昌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