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孙威江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所在院系:园艺学院
所在地区:福建
所在城市:福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18072.html
孙威江老师介绍
孙威江 教授 主持省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多项。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在全国一、二级学报发表论文10篇,其他刊物发表论文31篇。主编《无公害茶叶》、《武夷岩茶》专著2部,参编《茶叶国际化经营》1部,获省科技奖三等奖3项,并获全国茶叶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和三等奖2篇。孙威江,男,1964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茶学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福建农林大学天然产物研究所副所长,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2005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福建省绿色食品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农学会理事、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农科教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研发概况:
毕业后留校主要从事茶学和中药材的教学、科研和开发。
(1)茶学研发
长期从事茶叶食品安全及茶叶品质调控的研究。在茶叶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产生原因及控制研究方面居全国先进水平。完成了对福建东部、北部、南部和中部茶区的农业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出发展不同层次无公害茶叶的适宜区域。在研究过程中与企业密切配合,在福建省建立了39个出口欧盟、日本、美国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基地,研制的植物源等无公害农药在茶叶出口基地推广使用,积极研究为福建茶叶出口作出积极贡献。在全国首次提出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金字塔形结构,为全国茶叶界所普遍采用。近年来在全国一、二级学报发表论文10篇,其他刊物发表文章31篇。
主编著《无公害茶叶》、《武夷岩茶》专著2部共51万字,参编著《茶叶国际化经营》,并获全国茶叶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和三等奖2篇。
主持的“无公害茶叶产业化生产综合技术研究”200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的两项科研成果“茶叶中农药残留降技术研究”和“可持续高优茶叶系统调控与良种示范基地建设”(排名第五)也分别于1996年和200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福建农林大学2001-2004年科研贡献奖。主持的“高效优质无公害乌龙茶生产技术及新型茶研发” 2005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的鉴字。
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的“闽台茶树优异品种及珍稀种质快繁与配套高技术产业化”(无偿资助资金400万元)和“名优乌龙茶无公害种植与加工高技术产业化”(无偿资助资金600万元)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技术壁垒应对措施研究”、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绿茶绿色食品标准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名优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福建省农科教项目“茶树优良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2004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闽台特色果茶良种选育合作研究及产业化”
(2)中药材研发。
2004年开始加入中药材的研究行列,任福建中药材GAP技术平台责任专家,是福建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专家组成员,参与福建中药现代化“十一五”规划的编写。主持“福建中药材产后GAP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
教学概况
主要承担的课程:
(1) 本科生的《茶叶食品安全》、《茶叶市场与贸易》等;
(2) 硕士研究生的《茶叶优质高产理论》、《茶树生理生态》、《类茶植物专题》和《茶叶经贸与企业经营管理》等;
(3) 博士研究生的《茶树栽培学研究进展》和《茶园生态与茶叶无公害生产》等。
教学成果:
1998年获“园艺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获“福建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孙威江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福建农林大学教学资源
  • 孙威江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孙威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孙威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