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孙志刚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所在院系:材料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74459.html
孙志刚老师介绍
姓名 孙志刚 性别 男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办公电话 87651840-354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博士 电子邮箱 sun_zg@whut.edu.cn
导师类别: 本校任职 是否博导: 否 是否硕导 是
研究方向 磁性材料
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委员
留学情况 德国、日本、韩国
通信地址 武汉理工大学新材所 邮政编码 430070
研究生导师个人(含成果)情况介绍 孙志刚,男,湖北武汉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2000-2002年间获德国宏堡奖学金资助,在德国莱布尼兹固体材料研究所做博士后。2002-2004年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部门任“科学振兴会( JSPS )”特别研究员。2004.11-2005.3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纳米技术研究部门任SYNAF特别研究员。2006.11-2007.2在韩国高等科技大学(KAIST)任研究教授。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首席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孙志刚教授主要从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大块非晶、磁性薄膜和磁电子学、半导体异质材料、纳米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的成果:如在锰基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中发现了3:29型结构的新相;在Nd基大块非晶中首次用磁学手段证明了两种非晶相的存在;在Au/GaAs异质结器件中发现高达1,000,000%的磁电阻效应,并发明了一种新型制备多孔状硅基底的方法。目前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杂志包括 Appl. Phys. Lett. 、 J. Appl. Phys. 等。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3篇。
孙志刚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孙志刚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