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http://passport.cucdc.com/images/user/userdefaultpic.gif)
林旭老师介绍
林旭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现任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省高校感染与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0余
年。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病毒及细菌致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内容涉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增强的分子机制;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致病性变化的关系;肝内螺杆菌致肝癌的分子机制;肝内细菌与肝炎病毒致肝癌的协同作用及机制。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基金、全国优博作者专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基金在内的9项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主要有:1、证实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第652位氨基酸是病毒复制相关功能位点;2、证实中国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内全基因组(3.2Kb)HBV DNA复制能力高,且肝组织内的HBV剪接变异体具有促进全基因组HBV复制的作用; 3、证实HBV X基因热点突变可导致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并且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具有基因型特异性。4、发现3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证实剪接特异性蛋白具有致病性,包括致肝细胞空泡化、反式激活及抗干扰素作用等。近五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相关专业的国内权威期刊;2、在基因库上登录23株来源于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及3株乙型肝炎病毒剪接变异体基因序列;3、获得一项国家专利(HBV细胞株)。
年。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病毒及细菌致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内容涉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增强的分子机制;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致病性变化的关系;肝内螺杆菌致肝癌的分子机制;肝内细菌与肝炎病毒致肝癌的协同作用及机制。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基金、全国优博作者专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基金在内的9项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主要有:1、证实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第652位氨基酸是病毒复制相关功能位点;2、证实中国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内全基因组(3.2Kb)HBV DNA复制能力高,且肝组织内的HBV剪接变异体具有促进全基因组HBV复制的作用; 3、证实HBV X基因热点突变可导致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并且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具有基因型特异性。4、发现3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证实剪接特异性蛋白具有致病性,包括致肝细胞空泡化、反式激活及抗干扰素作用等。近五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相关专业的国内权威期刊;2、在基因库上登录23株来源于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及3株乙型肝炎病毒剪接变异体基因序列;3、获得一项国家专利(HBV细胞株)。
林旭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资源
- 林旭老师课程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