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李平华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所在院系:国际经贸学院
所在地区:江苏
所在城市:南京
评论次数:3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922052.html
李平华老师介绍
一、基本情况
◆李平华:女,1977年11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
◆地理学专业学士学位,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电话:13913868472;
Email:pinghuali@163.com
二、学习简历
◆1995年9月—1999年7月:河北师范大学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三、工作简历
◆2005年6月—至今: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
◆2005年6月—至今: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工作。
四、主要讲授课程
◆商业规划、零售管理学、区域规划分析、空间结构专题、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五、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发展、产业集聚、城市经济、城市与区域规划
附: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研究的课题目录
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发展中的双核结构模式研究(40071037)”,已通过课题终审;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1-2003)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40131010)”子项目“空间集聚与区域发展”,已通过课题终审;项目主持人陆大道(2002-2004)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流域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研究(40371044)”,独立完成其中一子课题“三角洲的顶点城市研究”。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4-2006)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冲突、区域利益与区域功能分工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70573053)”,并独立承担一子课题。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6-2008)
5、参与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并独立完成一子课题,已结题。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4)
6、参与南京市十一五前期规划重点项目:南京市空间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并独立完成一子课题,已结题。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4)
7、参与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加快推进锡澄地区联动发展的思路研究”,已结题。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4)
8、参与江苏省交通厅委托项目“江苏省路网结构优化研究”,独立承担一子课题。主持人陆玉麒(2005)
9、参与连云港市旅游局委托项目: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已结题,项目主持人陆玉麒(2005)
10、南京市社科咨询研究课题:“十运会后南京城市建设升级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子课题“十运会后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的战略与对策”负责人,已结题。课题主持人:曾向东(2005)
11、南京市重点社科咨询课题:“构建宁合芜‘成长三角’经济协作区研究(SKZX2006007)”,主要负责人和执笔人,已结题。课题主持人:曾向东(2006)
12、参与南京市社科咨询研究课题:“南京城市东向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题。课题主持人:曾向东(2006)
13、江都市商贸局委托项目:“江都市物流业发展规划”主要负责人,项目主持人:韦丰(2006)
14、参与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创新”,项目主持人:于波(2006)。
15、主持南京财经大学校级优先项目:“基于交通网络建设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研究”,(2006)
16、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江苏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2007)。
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中心城市的增长模式和集聚扩散特征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3期;
2、《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博弈分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变迁与城际联系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
4、《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
5、《城市可达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述》,《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6、《论基于宁合芜成长三角的南京都市圈构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城市区位研究的回顾与评述》,《城市问题》,2006年第6期;
8、《基于顶点城市的三角洲双核型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5期。
获奖情况
1、南京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3、第一届江苏省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李平华老师教学评价(3条)
举报cucdc网友 2011/3/31 2:31:53

很好

举报cucdc网友 2010/6/30 5:28:48

李老师很好

举报cucdc网友 2009/5/11 18:26:24

很好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李平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