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陈国良老师介绍
姓 名 陈国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2年3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3036118158
所在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系
E-Mail Ch2103103@163.com
通信地址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机电学院测控系(40070)
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数
授课人次
1
传感器原理
必修课
56
1届,86人
2
仪器光学基础
必修课
48
2届,156人
3
智能仪器通讯技术
专选课
32
1届,150人
4
智能仪器软件设计
专选课
32
2届,178人
5
PLC及应用
专选课
32
1届,109人
6
智能仪器设计
必修课
32
1届,158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序号
实践教学任务类别
实践教学任务名称
指导人次
1
毕业设计
2届,18人
2
课程设计
传感器原理
2届,61人
智能仪器
3届,96人
3
生产实习
1届,83人
4
认识实习
2届,98人
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磁力轴承前馈解耦控制研究,纵向项目,2008年
2、基于多手协调结构和宏微视觉控制的微装配机器人研究,纵向项目,2007年
3、面向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智能测量系统,纵向项目,2008-2009年
4、变频器加载试验台,横向项目,2007年
5、生箔机及后处理机控制系统的研制,横向项目,2007年
6、轮注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横向项目,2007年
二、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1、面向微装配的显微视觉伺服. 机械工程学报. 44(2):82-87,2008
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multi-sensor robots.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3(4):350-355,2007
3、基于图像分析的显微视觉自动调焦方法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5(5):1-4,2007
4、面向微操作的压电陶瓷微夹钳建模与控制. 高技术通讯. 16(11): 1134-1138,2006
5、平面复杂边缘的双机器人协调跟踪运动规划研究. 控制与决策. 20(12):1374-1378. 2005
6、Research on vacuum gripper based on fuzzy control for micromanipulators.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3):295-301.2005
7、机械手圆周运动的轨迹规划与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3(11):63-66,2005
8、基于模糊PD控制的微操作机械手真空微夹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3(2):37-40,2005
9、一种新的数据采集与融合系统结构及其应用. 高技术通讯. 15(7): 40-44,2005,
10、机械手Pick-and-Place运动规划. 高技术通讯. 15(5):25-30,2005,
11、Research on vacuum micro-gripper of intelligent micromanipulator robots. IEEE Int. Conf.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1:279-283,2004
12、微装配智能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第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 32 sup.(9): 55-57,2004
13、多传感器机器人信息采集与数据融合系统设计.第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32 sup.(9):117-119,2004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2年3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3036118158
所在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系
E-Mail Ch2103103@163.com
通信地址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机电学院测控系(40070)
教学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数
授课人次
1
传感器原理
必修课
56
1届,86人
2
仪器光学基础
必修课
48
2届,156人
3
智能仪器通讯技术
专选课
32
1届,150人
4
智能仪器软件设计
专选课
32
2届,178人
5
PLC及应用
专选课
32
1届,109人
6
智能仪器设计
必修课
32
1届,158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序号
实践教学任务类别
实践教学任务名称
指导人次
1
毕业设计
2届,18人
2
课程设计
传感器原理
2届,61人
智能仪器
3届,96人
3
生产实习
1届,83人
4
认识实习
2届,98人
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磁力轴承前馈解耦控制研究,纵向项目,2008年
2、基于多手协调结构和宏微视觉控制的微装配机器人研究,纵向项目,2007年
3、面向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智能测量系统,纵向项目,2008-2009年
4、变频器加载试验台,横向项目,2007年
5、生箔机及后处理机控制系统的研制,横向项目,2007年
6、轮注器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横向项目,2007年
二、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
1、面向微装配的显微视觉伺服. 机械工程学报. 44(2):82-87,2008
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multi-sensor robots.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13(4):350-355,2007
3、基于图像分析的显微视觉自动调焦方法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5(5):1-4,2007
4、面向微操作的压电陶瓷微夹钳建模与控制. 高技术通讯. 16(11): 1134-1138,2006
5、平面复杂边缘的双机器人协调跟踪运动规划研究. 控制与决策. 20(12):1374-1378. 2005
6、Research on vacuum gripper based on fuzzy control for micromanipulators.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3):295-301.2005
7、机械手圆周运动的轨迹规划与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3(11):63-66,2005
8、基于模糊PD控制的微操作机械手真空微夹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33(2):37-40,2005
9、一种新的数据采集与融合系统结构及其应用. 高技术通讯. 15(7): 40-44,2005,
10、机械手Pick-and-Place运动规划. 高技术通讯. 15(5):25-30,2005,
11、Research on vacuum micro-gripper of intelligent micromanipulator robots. IEEE Int. Conf.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1:279-283,2004
12、微装配智能机械手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第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 32 sup.(9): 55-57,2004
13、多传感器机器人信息采集与数据融合系统设计.第六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32 sup.(9):117-119,2004
陈国良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陈国良老师教学评价(1条)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举报tvnciislmq 2025/10/28 11:07:38
不会教书的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给陈国良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给陈国良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