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建丰
5.1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农学院
所在地区:湖南
所在城市:长沙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122412.html
刘建丰老师介绍
刘建丰 老师 (男,1962年04月)
硕士生导师
职称:研究员
行政职务: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学术团体任职:
办公邮箱:liujf501@yahoo.com.cn
办公电话:
通信地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10128
主要研究方向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抗病育种
--------------------------------------------------------------------------------
招收硕士生学科
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个人简历
一、基本情况
姓名:刘建丰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62年4月;
职称:教授;
出生地:湖南省新化县;
身体状况:健康。
二、学习经历
1980.9-1983.7 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农学专业就读。
1990.9-1993.7 湖南农学院,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康春林教授。
1998.9-2002.1 湖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袁隆平院士,2002年6月获农学博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 湖南省新化县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任技术员。
1985年9月至1988年3月与湖南农学院协作进行小麦试验研究,任助理农艺师。
1988年4月至1990年8月在湖南新化县种子公司从事杂交稻种子生产和经营,任助理农艺师。
1993年8月至2000年7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助理研究员。
2000年8月至2005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副研究员、硕士导师。
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任研究员、硕士导师。
2007年10月至今 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从事水稻育种和教学工作,任教授,硕士导师。
四、获得成果
1.大小麦密点播综合丰产技术研究,1989年获娄底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湖南省小麦综合丰产技术研究,199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3.湘早籼17号的选育,199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4.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香优80的选育,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7。
5.培两优余红的选育, 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排名第2。
6.康201S的选育,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排名第1。
7.培矮64s及系列组合的选育和应用,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5。
五、发表论文:
1.刘建丰,康春林,伏军.水稻结实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作物研究,1993,(1):16-19
2. 刘建丰,康春林,伏军.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与亲本遗传差异关系的研究.湖南农学院学 报,1994,20(3):195-199
3.刘建丰,罗越华.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杂交水稻,1996,57(2):19-22
4.刘建丰,陈立云.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作物研究,1996(2):41-43
5.刘建丰,康春林,伏军.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因素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湖南农大学报,1997,23(5):406-410
6.刘建丰,康春林,肖层林,陈立云唐文邦.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杂交水稻,1998,71(4):9-10
7.刘建丰.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探讨.杂交水稻,2000,15(1):4-6
8.刘建丰,唐文邦,肖应辉,袁能胜.两系杂交稻整齐度与产量因素的关系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7(1):1-4
9. 刘建丰,康春林,陈立云,唐文邦,陈光辉,孙君亮.籼稻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的选育和应用.杂交水稻,2002,17(1):9-10
10.刘建丰,袁隆平.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8(6):1-4
11.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刘建丰等.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中国生物学文摘,2006,20(2):32-37
12.刘建丰等.杂交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2(1):1-4
13.刘建丰,陈光辉,何 强,李春庚.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6)707-710
14.邓启云,袁隆平,蔡义东,刘建丰,赵炳然,陈立云.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 作物学报,2006,32(9):1287-1293
15. 何 强 ,邓华凤,舒 服,杨益善,刘国华,刘建丰,陈立云.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杂交水稻,,2006 ,21 (3):75 – 77
16.田继微,刘建丰,王育花.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19(6):623-626
17.田继微,廖江林,刘建丰,李文彬,肖国樱.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获得受四环素调控的水稻雄性不育植株,杂交水稻,200621(5):59-63
六、研究项目
1.1985.9-1988.3:湖南省小麦综合丰产技术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项目,参加。
2.1991.5-1995.12: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项目,参加。
3.1995.8-1998.12: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4. 1996.3-2000.12:长江流域两系法品种间杂交早稻及亚种间组合选育,“863”计划项目,参加。
5.2000.5-2002.12:优质两用核不育系康201S配组规律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主持。
6. 2000.5-2001.12: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选育,湖南省农村办,参加。
7. 2001.1-2005.12:长江流域籼粳亚种间杂交稻选育,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参加。
8. 2006.1-2008.12:特大粒水稻新种质的育种应用基础研究,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主持。
9. 2006.1-2009.12: 新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鉴定,国家自然基金,参加。
10.2007.6-2009.12:杂交稻与其亲本抗白背飞虱的生化机制研究,湖南省自然基金,主持。
11.2006.1-2008.12: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引进及其应用研究,农业部“948”项目,参加。
12.2004.1-2006.12: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及其应用,湖南农大科学基金,主持。
13.2008.1-2010.12:水稻耐热基因(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参加。
论文著作
2008年10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水稻叶鞘3种氧化还酶活性在褐飞虱胁迫中的变化 《植物保护》 2008(5) ( )
2008年09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A New PTGMS Line with Broad–spectrum Rice Blast Resistance and Good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for Two-line Hybrid Rice 《the 5th International Hybrid Rice Symposium,CHANG》 2008.9.11 ( )20080911
2008年08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Y两优599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08,23(4):20-22 (CN43-1137/S ISSN1005-3956)1005-3956
2008年08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三系杂交稻与其亲本粒重的关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34(4):393-395 (CN43-1257/S ISSN1007-1032)1007-1032(2008)04-03093-3
2006年1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21(6)707-710 ( )5
2006年10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获得受四环素调控的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杂交水稻》 ,2006,21(5):59-63 ( )
2006年09月 [ 科研 第四作者 ] 超级杂交稻模式株型的光合优势 《作物学报》 2006,32(9):1287-1293 (CN11-1809/S ISSN0496-3490)3
2006年06月 [ 科研 第六作者 ] 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 《杂交水稻》 2006 ,21 (3):75 - 77 ( )
2006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中国生物学文摘》 2006,20(2):32-37 ( )4
2006年0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杂交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32(1):1-4 (ISSN1007-1032 CN43-1257/S)2
2005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2):258-264 (ISSN-578-1752 BM43)1
2004年12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19(6):623-626 ( )
2002年1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性状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28(6):1-4 ( )
2002年0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康201S的选育和应用. 《杂交水稻》 2002,17(1):9-10 ( )
2001年0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稻整齐度与产量因素的关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27(1):1-4 ( )
2000年0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探讨. 《杂交水稻》 2000,15(1):4-6 ( )
1998年08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余红的选育 《.杂交水稻》 1998,71(4):9-10 ( )
1997年10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因素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23(5):406-410 ( )
1996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物研究》 1996(2):41-43 ( )
1996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法品种间和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杂交水稻》 1996,57(2):19-22 ( )
1994年06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与亲本遗传差异关系的研究 《.湖南农学院学学报》 1994,20(3):195-199 ( )
1993年02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水稻结实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 《作物研究》 1993,(1):16-19 ( )
课题项目
2007年07月-2010年12月 [主持 省部级 (科研)] 杂交稻与其亲本抗白背飞虱的生化机制研究 07JJ3078(2 / 4) 基础研究 2007 2007
2007年02月-2009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广适型超级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 农业部 2007BAD77B03(20 / 300) 应用研究 2007 2007
2007年01月-2008年12月 [副主持 省部级 (科研)] 高产优质、多抗、双晚杂交稻父本选育新技术研究 湖南 2007NK3089(1.0 / 2.0) 应用研究 2007 2007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参与 地市级 (科研)] 新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鉴定 湖南省教育厅 05B028( / 4) 基础研究 2006 2006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同源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湖南省科技厅 06JJ10006( / 30) 基础研究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8年12月 [主持 省部级 (科研)] 特大粒水稻新种质的育种应用基础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06A027(6 / 6)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9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新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鉴定 国家自然基金委 30571063( / 33)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8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引进及其应用研究 农业部 (2.0 / 20)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4年10月-2007年12月 [主持 校级 (科研)] 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及其应用 湖南农业大学 04WD013(4.0 / 4) 应用研究 2004 2004
2001年01月-2003年12月 [主持 地市级 (科研)] 优质两用核不育系96201S配组规律的研究 湖 01B008(4.0 / 4.0) 应用研究 2001 2001
获奖情况
2008年03月 [(品种)第一作者 省部级 (科研)] 省级审定品种 Y两优599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湘审稻2008036
2001年12月 [(成果)第一作者 国家级 (科研)]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务院 J-201-1-01-R15
2001年02月 [(品种)第一作者 省部级 (科研)]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康201S 省级审定品种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1-312
2000年11月 [(成果)第七作者 省部级 (科研)]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香优80的选育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0016377
1997年02月 [(品种)第二作者 省部级 (科研)] 培两优余红 省级审定品种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7-204
1990年09月 [(品种)第七作者 省部级 (科研)] 湖南省小麦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900263
刘建丰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刘建丰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建丰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