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邓华凤
5.2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农学院
所在地区:湖南
所在城市:长沙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10481.html
邓华凤老师介绍
邓华凤 老师 (男,1963年02月)
硕士生导师 (外聘导师)
人才类别: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职称:
行政职务: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学术团体任职:
办公邮箱:dhf@hhrrc.com
办公电话:0731-2872959
通信地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10128
外聘导师工作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种子科学与工程
--------------------------------------------------------------------------------
招收硕士生学科
作物学->种子科学与工程(090121)
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个人简历
1963年2月出生,湖南沅陵人,现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主任,研究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中青年专家。
1984年湖南省安江农校毕业后,留校师从袁隆平院士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和教学工作,1998年10月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为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和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7年,首次在籼稻中发现温敏核不育现象,经过认真鉴定和严格筛选,育成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水稻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安农S-1,这也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通过技术鉴定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该成果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了利用温敏核不育系进行两系杂交稻亲本繁殖和种子生产的技术体系,使两系法杂交稻由设想变为现实。②在长江流域早稻品质改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用安农S-1作基因源先后转育成香125S、810S、安湘S、田丰S、HYS等5个实用型早籼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出香两优68、八两优100、八两优96、田两优402、安两优25等优质高产早稻组合,较好地解决了长江流域早籼稻米质差、产量不高的难题,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③湖南、广东等省用安农S-1还育成准S、GDS-1、GDS-8等系列实用型温敏核不育系,配制出准两优527、粤杂122、粤杂889等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的正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超级杂交稻组合,特别是GDS-1/RB207小面积示范产量潜力达1000公斤。④安农S-1温敏核不育性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行为简单,因而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国内不少单位用其进行生态、生理生化、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发表了100多篇学术价值高的论文,取得丰硕的成果。⑤安农S-1的育成不仅为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而且为其它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甚至使某些难以做到三系配套的作物也能实现杂种优势利用,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大意义。⑥安农S-1的研究为我省粮食产量的提高和“湘米”品质的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以安农S-1为供体育成的系列组合在我省累计推广4225万亩,新增稻谷21.125亿公斤,新增产值25.35亿元。该研究199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995年,选育出第一个实用型早籼温敏核不育系—810S,该研究获怀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用810S选配出长江流域第一个两系法杂交早籼组合八两优100,填补了国内空白。该组合已累计推广800多万亩,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该研究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调“中心”工作以来,协助袁隆平院士主持国家重点课题“国家早稻品质改良科技产业工程”和“中国超级杂交稻选育”的研究,又选育出八两优96、八两优63、Ⅱ优640、新香优640、T优640、金优640、N两优1号和一个两系不育系N111S等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品种,曾为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领域重大专项“优质超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课题和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领域滚动项目“超级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主持人,曾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1项。现正主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重大科研专项子专题各1项,为第一、第二期超级杂交稻的实现和大面积推广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杂交水稻》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杂交粳稻理论与实践》1部,主编《中国杂交粳稻》一书已交付印刷。申请农作物新品种保护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先后荣获省优秀教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论文著作
课题项目
获奖情况
邓华凤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邓华凤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