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刘国华
4.9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农学院
所在地区:湖南
所在城市:长沙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2248557.html
刘国华老师介绍
刘国华 老师 (女,1952年01月)
硕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
最高学历:本科
最高学位:0
学术团体任职:
办公邮箱:liuguohua1951@163.com
办公电话:
通信地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410128
主要研究方向
种子生理与品种改良。
--------------------------------------------------------------------------------
招收硕士生学科
作物学->种子科学与工程(090121)
个人简历
刘国华,女,1952年1月出生,1975年1月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面向农学、植保、园艺、茶学、土管、农资、烟草等本(专)科专业,先后开出9门课程,种子科学与工程硕士生2门课程;合作完成科研课题12项;获省(部)、厅级科技进步奖9项; 审(认)定杂交稻新组合和不育系17个,其中通过国审的2个;获专利3项。发表论文共15篇;编写教学大纲3部,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及农学本科教材3本,指导硕士生6人。现仍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科研课题多项,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论文著作
2008年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不同育秧方式对陆两优996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4(2):123-126 (CN 43-1257/S ISSN 1007-1032)
2008年0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07.21卷(B12)593-597 (CN 43-1110/S ISSN 1001-5280)
2006年04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 《杂交水稻》 ( )
2006年03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水稻节间性状与再生率的关系 《贵州农业科学》 ( )
2005年06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和小穗育性及稻谷粒重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
2003年02月 [ 科研 通讯作者 ]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的组合间产量性状比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
2002年01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中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 《杂交水稻》 ( )
2000年06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利用外源DNA导入方法诱导水稻高蛋白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
2000年04月 [ 科研 第一作者 ] 杂交水稻种子去氧储藏的研究 《杂交水稻》 ( )
1999年0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杂交饲料稻组合的筛选初步研究 《杂交水稻》 ( )
1997年0月 [ 科研 第二作者 ] 三系杂交早稻威优56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 ( )
1997年0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三系杂交组合新香优80的选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
1996年0月 [ 科研 第三作者 ] 两系法杂交水稻培两优288的选育 《杂交水稻》 ( )
课题项目
2008年0月-2010年0月 [参与 国家级 (教改)] 两系杂交稻C两优343和C两优513栽培制种技术与示范推广 ( / ) 应用研究 2008 2008
2007年01月-2008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超级杂交稻C两优396栽培制种技术与示范推广 国家农业部 ( / ) 应用研究 2007 2007
2007年01月-2008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长江中下游地区超级早稻选育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 / ) 应用研究 2007 2007
2006年01月-2007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超级稻新品种选育 湖南省超级稻办公室 ( / 14)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8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引进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农业科技部 ( / 20)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7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陆两优996栽培制种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国家农业部 ( / 70)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6年01月-2007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高档优质稻选育 湖南省政府 ( / 20) 应用研究 2006 2006
2004年01月-2007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应用基础研究 ( / ) 基础研究 2004 2004
2004年01月-2009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水稻新品种选育 ( / ) 应用研究 2004 2004
2003年01月-2006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生物技术超级稻育种 ( / ) 应用研究 2003 2003
2001年01月-2004年12月 [参与 国家级 (科研)] 长江流域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 ( / ) 应用研究 2001 2001
2001年01月-2004年12月 [参与 省部级 (科研)]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鉴定 ( / ) 应用研究 2001 2001
获奖情况
2008年08月 [(成果)第三作者 国家级 (科研)] 两系法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栽培制种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验收 国家科技部
2008年07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513 品种审定 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2月 [(品种)第二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343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8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4488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8年02月 [(品种)第五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4418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7年10月 [(品种)第四作者 省部级 (科研)]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育成及应用技术与理论基础研究 科技发明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7年07月 [(专利)第三作者 国家级 (科研)]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再生繁殖技术 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7年07月 [(专利)第三作者 国家级 (科研)]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最佳基地和时段选择的气象决策系统的建立 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7年07月 [(专利)第三作者 国家级 (科研)] 一种利用两系法生产杂交稻种子的方法 专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7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396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7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C两优87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7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湘早籼44号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6年12月 [(获奖)第三作者 校级 (科研)] 杂交水稻再生机理研究及品种选育 科技进步一等奖 湖南农业大学 2006kj15202-1-08
2006年08月 [(品种)第二作者 国家级 (科研)] 陆两优996 新品种审定 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5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9771S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5年02月 [(品种)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T优180 新品种审定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0年11月 [(成果)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香优80的选育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11月 [(成果)第二作者 省部级 (科研)] 三系杂交早稻威优56的选育 科技进步四等奖
2000年11月 [(成果)第六作者 地市级 (科研)] 湖南省亩产皮棉125公斤栽培研究 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10月 [(成果)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两系法杂交水稻培两优288的选育 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09月 [(成果)第二作者 省部级 (科研)] 增强籼型杂交水稻耐冷性的研究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08月 [(成果)第三作者 省部级 (科研)] 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早圭巴的选育 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08月 [(成果)第五作者 省部级 (科研)] 生物钾肥研究 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刘国华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刘国华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