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吴世雄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
所在地区:福建
所在城市:福州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447091.html
吴世雄老师介绍
吴世雄,男,1963年5月16日出生,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2005),幼年患儿麻致残,长期坚持自学,1986年自学考试大专毕业,1993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香港岭南大学哲学博士(Ph.D in English) )。   
一、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
模糊语言学,比较词源学,符号语言学;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汇隐喻结构研究
二、学术和教育背景: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05)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00)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1996)
香港岭南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 2007
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 1993
福建师范大学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大专学历 1986
三、科研项目
1. 模糊认知语义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2001-2004;(合作,排名第2)
2. 跨语系词源文化的比较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3-2005;(独立完成)
3. 英汉语词汇隐喻结构的比较研究,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2005-2006;(独立完成)
4. 多值逻辑及其在模糊语义研究上的运用,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2005-2007;(合作,排名第2)
5. 语义模糊性的多维研究,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合作,排名第1),2002-2005.
四、科研获奖情况
1. 合著《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003年获得福建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
2. 研究成果“模糊认知语言学” 1998年9月获得福建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独立完成)
3.研究成果“比较文化词源学”2000年12月获得福建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独立完成)
4. 合译《后现代转向》一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于2003年12月获得福建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5. 论文《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于2004年获得福州市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
6. 论文《比较词源学再探》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2007).
五、荣誉称号
1. 2003年7月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 2001年12月和2003年12月两次获得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提名奖)
3. 2000年8月被福建省人事厅认定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
4. 1997年3月被福建省人事厅授予“福建省自强模范”称号。
六、已出版的主要论著
A) 专著:
1.《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二作者。264千字。
2. METAPHOR, ETYMOLOGY, AND CULTURE:A CORPUS-BASED EXPLOR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英文专著,独立完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40万字。
3. A CORPUS-BASED SYNCHRONIC COMPARISON AND DIACHRONIC INTERPRETATION OF LEXICALIZED EMOTION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n Arbor, Michigan,USA: UMI,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2007.(英文专著,独立完成),
B) 译著:《后现代转向》,译著,合译,第一译者。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九、论文
A) 用英语在国外语言学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
1. What Social Concepts Are Reflected in the Expressions of the Concept NUXU in Language? Linguistic and Oriental Studies, Poznan Publishers. 2005, Vol.6.
2. Fuzzy Linguistic Researches in China, Linguistic and Oriental Studies (Vol. 5), Poznan Publishers, Poland,2003.
B)用中文发表的论文 (包括在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发表的论文)
1.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
《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1)。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1(5)。
收入《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2.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收入《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3.有关模糊语义逻辑的知识论观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合作完成,第2作者)。
4.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外国语》, 2004年第4期。
5.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外国语》,2003年第1期。(合作完成,第2作者)。
6.比较词源学与比较文化词源学研究述略, 北京教育部:《中国外语》,2005年第3期。
7.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8. 论范畴的习得,《现代外语》,2004年第1期。(合作完成,第2作者)。
9.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评介,《现代外语》2002年第4期。
10. 论比较方法在词源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11. 比较词源学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2. 从英、法、日、德、俄、汉诸语言对“婚姻”概念的表达看人类社会的观念文化,《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2002年3月。
13. 颜色词语义模糊性的原型描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14. 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对模糊语义研究的意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1卷第5期,2004年9月出版。
15. 评《波兹南语言学和东方学研究》(第三辑)及其对中国语言学刊物的启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2002年10月出版。
16. 范畴和语义模糊性的现象学阐释,《来自首届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合作,第二作者。
17.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悖论及其怀疑论解决方案,《外语学刊》2008(1)(合作,第二作者).
吴世雄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福建师范大学教学资源
  • 吴世雄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吴世雄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吴世雄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