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张志强
5.0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所在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所在地区:辽宁
所在城市:鞍山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544951.html
张志强老师介绍
姓 名
张志强
性 别

出生日期
1964.01.20
民 族

出生地
哈尔滨
身份证号
210302640120095
技术职称
教授
学 历
研究生
博士导师[ ] 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
何处获得
最高学位
鞍山钢铁学院
何时获得
最高学位
1990
最高学位
硕士
现任职务
院长
党 派
中共党员
社会兼职
辽宁省第七届青联委员会委员,鞍山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会常委和鞍山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专家咨询顾问团顾问
所学专业
代码:15055 名称:应用化学
从事专业
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有机功能材料的研制
熟悉学科 一
(按国标GB/T 13745-92分类)
1
代码
15055
名称
应用化学
2
代码
1502040
名称
有机合成化学
3
代码
名称
外语语种
1
英语
水平
√A.熟练 B. 良好 C. 一般
2
德语
水平
A.熟练 B. 良好 √C. 一般
熟悉学科 二
(按国家奖励办学科分类)
1
代码
1502040
名称
有机合成化学
2
代码
名称
3
代码
名称
4
代码
名称
学校名称
辽宁科技大学
所在系所
化学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路185号
邮政编码
114051
家庭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园林路
114002
电子信箱
zhangzhiqiang@ustl.edu.dn
工作电话
0412-5929628
秘书姓名
家庭电话
0412-5568051
秘书电子信箱
传真电话
0412-5929627
秘书电话
移动电话
13065492928
工作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
二、个人学术背景
包括曾获奖励和在重要学术组织或刊物任职情况等。
198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1990年于鞍山钢铁学院获得有机化工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获MBA,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
科研奖励:1993年度原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9年度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个人奖励:辽宁省首批“百千万人才”千人次,鞍山市首批“百千万人才”百人次人员,1996年获鞍山市第四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参加冶金系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训、2003年获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006年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校级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
三、主要学术成就
承担的原冶金部基础理论研究资助项目“取代二苯醚的新合成反应及历程研究”获冶金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经包括两位中科院院士,全部由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应用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项目“4,4’-二苯醚二甲酸及聚苯二甲酸对氧代苯甲酸乙二酯薄膜的研制” 获1999辽宁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原冶金部基础理论研究资助项目“液晶高分子单体2,6-萘二羧酸及其酯的合成及反应规律研究”,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粗环烷酸脱除重质馏分工艺的研究”和原冶金部项目“固体酸催化合成多、稠环芳香族二元羧酸酯的研究”,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ZL 98 1 14415.2)。另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
目前主要开展杂原子在有机合成中的特殊化学反应行为及其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以杂原子有机分子为反应底物或催化剂的新的合成反应。并已开展以环境友好介质中有机反应的一些基本化学问题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环境友好反应介质中的固体酸和钯金属有机试剂催化的碳-碳键、碳-氮键、碳-氧键、碳-硫键等形成反应和相关的不对称反应,以及各类非传统反应介质的交叉结合和新的反应行为的研究工作。承担多项辽宁省和鞍山市项目。
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化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两篇。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制
四、论文(著)发表情况
请列出不超过十五篇代表性论文,如有网页链接,请列出地址。
1. Direct palladium-catalyzed C-3 arylation of indole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7, 48: 2415-2419. (SCI收录)
2. Pd-catalyzed Synthesis of Biphenyls with Methylthio Group.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07, 37: 683-690.(SCI收录)
3. 2,3-Bis(4-chlorophenyl)quinoxaline. Acta Cryst. Section E. 2007, E63: 2488-2489.(SCI收录)
4. 2,3-Bis(4-bromophenyl)quinoxaline. Acta Cryst. Section E. 2007, E63: 3013.(SCI收录)
5.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from lophine hydroperoxides. Luminescence. 2007, 22(2): 72-76. (SCI收录)
6. Highly active phosphine-free carbene ruthenium catalyst for cross-metathesis of acrylonitrile with functionalized olefin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5, 46( 42)(SCI收录)
7. Highly Effective Palladium-Catalyzed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3-(Methylthio)phenylboronic Acid with Aryl Bromide.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nctional Molecules. September 8-11, 2005, Dalian, China
8. Highly active and air-stable versatile palladium catalysts for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aryl halide. March 13-17, 2005, 229th ACS National Meeting, San Diego, CA, USA
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Substituted Arylimidazole Derivatives,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 Vol. 20, Suppl. 1(SCI收录)
1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es of Substituted Hetero-cycleimidazoles. 4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AMST). July 4-7, 2004, Troyes, France.
11.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无机化学学报,2002, 18(3):63-67.(SCI收录)
12. 均匀设计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锆中的应用,精细化工,2001,18(11)(EI收录)
13. 硅钨酸催化合成2,6-萘二甲酸二甲酯的研究,精细化工,2001,18(10)(EI收录)
14.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of Nitrobenzenes with Nitrite Io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7, (3)(SCI收录)
15. Investigation on the New Synthetic Rea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Substituted Diphenyl Ether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1, 2(9).
张志强老师相关教学资源
  • 辽宁科技大学教学资源
  • 张志强老师课程教学资源
张志强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张志强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