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000教师库中查找(输入学校名称或教师姓名)
我要添加在此添加教师信息
按拼音查找大学老师
abc(ch)defghijklmnopqrs(sh)tuvwxyz(zh)
陈福生
5.4我来评喜爱度
所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所在院系: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湖北
所在城市:武汉
评论次数:0条  我要评论
本页网址:http://teacher.cucdc.com/laoshi/1700829.html
陈福生老师介绍
陈福生,男,1965年8月25日生,博士,教授,博导。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邮 编:430070
电 话:027-87282927
E-mail: chenfs@mail.hzau.edu.cn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9,9~1992,7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硕士
1995,9~1998,7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技学院,博士
2003,8~2004,8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后
1992,7~现在,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师
主要社会兼职:
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副院长
2.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3.中国微生物毒素学会,常务理事;
4.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理事;
5.AOAC会员;
6.湖北省真菌学会,常务理事。
(三)主要研究成绩:
从1992年硕士毕业留校起,开始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在食品安全方向,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和特点,将现代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食品安全检测中。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了863计划、湖北省科技厅和武汉市科技局下达的农产品、饲料和食品中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和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的课题6项(主持课题的编号分别为湖北省科技厅2002AA207B07、2005CA013、2004AA203B、2006AA201B11,参加课题的编号为863计划2001AA246041,武汉市科技局20062001018)。完成成果鉴定4项,发表相关论文21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1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
在食品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方向,本课题负责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红曲菌(Monascus spp.)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发酵产品红曲的研究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持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红曲菌产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NCET-05-0667),莫哪呵啉(Monacolins)高含量红曲的研制(科技部,99-022-02-03), 红曲菌产桔霉素相关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功能研究(湖北省科技厅,2005ABA143)等课题。完成成果鉴定1项,发表相关论文18篇,参编专著1部。
(四)近5年承担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起止年月
角色
项目来源
20062001018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
06,01-07,12
主要参加人
武汉市
科技局
2006AA201B11
食品中常见真菌毒素联合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06,01-08,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NCET-05-0667
红曲菌产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05,01-08,12
主持人
教育部
2005CA013
食品中常见病原菌联合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05,01-06,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2004AA203B
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04,01-05,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2005ABA143
红曲霉产桔霉素相关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05,01-06,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992P0321
抗黄曲霉毒素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99,01-03,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2001AA246041
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
01,01-05,12
参加人
科技部
863
2002AA207B07
果蔬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02,01-03,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2001AA214B03)
莫哪呵啉(Monacolins)高含量安全红曲的研制
01,01-02,12
主持人
湖北省
科技厅
(五)主要的研究成果与论文
成果:
1. 食品中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检测(主持人,2006年8月10日通过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2.黄曲霉毒素B1无毒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试剂盒的研制(主持人,2006年8月10日通过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3. 藠头多菌种低盐发酵技术研究(主持人,2006年6月5日通过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4. 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卡的研制及其产业化(主持人之一,2003年12月24日通过鉴定,鉴定结果国内领先。)
5.莫哪呵啉高含量红曲的研制(主持人,2002年10月30日通过鉴定。鉴定结论,国际先进。)
论文:
1. Chen Fusheng & Hu Xiaoqing Study on red fermented ric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monacolin K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citrin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5,103:331-337.
2. Chen Fusheng & Leick Vagn The protozoan Tetrahymena as a bio-indicator to screen bioactive substances, Journal of Micro- biological Methods, 2004, 59:233-241.
3. Leick Vagan & Chen Fusheng Chemosensory behavior and cilliary cyclic G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European Journal of Protistology, 2004, 40: 303-312.
4. Chen Fusheng & Zhou Qi Comparative study on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sera of anti-aflatoxin B1 from rabbit and laying hen, Nahrung Food, 2002, 46(6):432-436.
5. Chen Fusheng, Zhuo Qi ,Luo Xinch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icken antisera raised against Aspergillus spp.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Nahrung Food, 2000, 44(5): 323-327.
6. Wang Ruyi Shao Yanchun Ding Yuedi Chen Fusheng,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and high-efficient transfer system of Monascus spp. by Agrobacterium-mediated T-D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6 (accepted. 通讯作者)
7. Shao Yanchun Wang Ruyi Ding Yuedi Chen Fusheng Xie Bijun, T-DNA transformation into Monascus ruber mediated by Agobacterium tumefacien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6, (accepted. 通讯作者)
8. Zhou Youxiang Chen Fusheng,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flatoxin B1 anti-idiotype antibody, Food Safety, 2006 ( accepted. 通讯作者)
9. 邵彦春,王汝毅,丁月娣,陈福生,谢笔钧,农杆菌介导的红曲菌T-DNA插入突变库的构建及色素突变子的性质分析,菌物学报,2006,25(2):247-255。(通讯作者)
丁月娣,邵彦春,许一平,陈福生 红曲霉T-DNA插入转化库中桔霉素突变子的筛选,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52-57。(通讯作者)
邢淑婕,陈福生 土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食品科学,2005,26(6):242-245。(通讯作者)
陈福生,周启,罗信昌等,黄曲霉毒素B1抗独特型抗体制备和应用研究Ⅰ.抗独特型抗体制备和性质研究,菌物系统,2004, 23(1):92-101。
陈福生,周启,罗信昌等,黄曲霉毒素B1抗独特型抗体制备和应用研究Ⅱ.抗独特型抗体应用,菌物系统,2004, 23(2):280-285。(通讯作者)
陈福生,邢淑婕 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含量的ELISA测定,食品科学,2004,25(8):169-172。
胡晓清,袁梦仙, 陈福生,王汝毅, 周有祥 双向薄层层析测定红曲中Monacolin K,中国酿造, 2004,2:30-32。(通讯作者)
陈福生,王勇,陈九武,β-1,3葡萄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食品科学,2004,25(5):33-35。
胡晓清,陈福生,邢淑婕,刘畅 红曲中桔霉素的薄层层析分析,食品科学,2003,24(5):126-129。(通讯作者)
陈福生,周启,罗信昌等,黄曲霉毒素B1的免疫检测 I.抗原的制备,菌物系统,1999, 18(3):316-320。
陈福生,周启,罗信昌等,黄曲霉毒素B1的免疫检测 II.抗体的生产和应用,菌物系统,1999,18(4):409-414。
陈福生,周启,罗信昌等,酶联免疫吸附快速检测储存粮食中的污染曲霉,中国粮油学报,1999,14(1):51-54。
专著:
1.食品安全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3.食品安全检测与现代生物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主编)
4.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副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食用蕈菌生物技术及应用(清华大学书版社,2002年,参编)
专利:
1. 一种食品及饲料中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酶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申请书 (申请人,公开号:CN1254843A)
2. 一种聚丙烯凝胶水平电泳槽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人,专利号:ZL99238245.9)
3. 一种能同时富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申请人,申请号:200610018645.3)
4. 一种能检测各种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速测卡(申请人,申请号:200610124480.8)
5. 一种能降低鹌鹑蛋胆固醇含量的饲料添加剂(申请人,申请号:200610124510.5)
(六)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先后面向本专科生,主讲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食品现代生物技术等课程;面向研究生,主讲了食品微生物学进展、食品发酵原理与工艺等课程。
多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二、三等奖,2005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优质精品课程:
主持食品发酵发酵设备与工艺学校优质课程和精品的建设,参加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和食品毒理学等校优质课程建设。
教改项目:
主持了省教改课题“建设研究型大学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20050198)、学校教改课题“2+X”考试方法的探讨(2001B25);参加省教改课题“宽口径创新食品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108)、“食品专业实验室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315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40146)。其中,“宽口径创新食品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教改论文3篇。
1. 陈福生、张俊、王小红等 食品发酵设备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点滴谈,微生物学通报,2004,31(2):146~149。
2. 陈福生、张俊、王小红等“2+X”考试方法的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3, 11:53~54。
3. 陈福生 赵山 罗学林 农林院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初探,pp114~116。《微生物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喻子牛 何绍江 朱火堂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人才培养:
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共指导研究生32名,其中2003年毕业1名;2004年直博1名;2005年毕业3名,直博1名;2006年毕业4名。在读研究生24名,其中博士2名。
陈福生老师教学评价(0条)
沟通交流、共同成长。欢迎您参与评论留言!
陈福生留言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输入您想说的话:)
我要评论(500字以内)
提示:请登录后提交!登录 快速注册
更多>>同院系教师